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 新债折价隐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 新债折价隐现

2010年09月15日 09: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债市收益率高企,新债发行“折价”若隐若现。业内人士表示,因前期债市涨势凶猛,目前机构投资者心态谨慎,预计未来债券发行供给加大,资金面压力较大。

  债市“折价”若隐若现

  “(新债中)没有破发的,也大都岌岌可危了。”某机构债市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数据显示,AAA级五年期中票收益率连续5个交易日涨幅高达2.2%;而同期限和评级的银行间企业债,涨幅也近2.4%。

  同时,新债发行上市后“折价”现象频出。上周二上市的10江铜MTN1,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第二个交易日更是创出99.80元的低点。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所各大债指近期也出现了下跌。数据显示,周二国债指数报收126.87,跌0.01%,企债指数报143.53,跌0.03%。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的债市明显下跌,与货币市场利率不能快速下行到位、宏观数据传闻总体利空、非对称加息传言等综合因素有关。

  “其中,信用产品领跌,和其前期利率透支显著、近期扩容明显以及市场走弱时信用产品流动性更显著萎缩等多重弱点造成。”

  “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因前期债市涨势凶猛,目前机构投资者心态谨慎,债市收益率高企,“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所减弱。

  上海一知名机构交易员认为,近期的高收益率,主要是因机构投资者心态谨慎,市场稍有变动随即撤资观望所致。

  而某股份制银行交易员则表示,前期债市涨势凶猛,因此目前投资机构的态度相对较谨慎。

  华泰联合证券的报告指出,从银行间市场每日成交数据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自3月份开始连续大额净买入债券,但到6月份债市调整中其净买入债券一度归零,7月份以来净买入规模出现恢复性增长。本周全国性商业银行日均净买入债券12余亿元,买入规模处在8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其中股份制银行日均净卖出超出14亿元。

  而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信用债当月总融资规模合计1675亿元,创年内发行量新高。其中企业债发行392.13亿,是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发行量。

  此外,有交易员表示,不仅是债券供给加大,8月份CPI的高企也对债市收益率的上行有所激化。

  有分析报告称,上周日均成交量再次上冲至约3500亿元的历史高峰水平,同时5年期以上中长期品种成交占比也继续处在20%以上高位,目前银行间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及进攻性仍处于历史鼎盛水平,债市似乎暂处“不缺资金缺信心”的状态。

  不过,对于未来资金面,北京一机构分析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9月份的节日因素,再加上未来债券发行供给预期加大,资金面压力陡增。

  “如果汇金债、大型企业债等品种的发行挤在一起,那么资金面的压力就不容小觑。”

  据悉,如果按照发改委“今年企业债的发行规模不低于去年”的标准,则今年后四个月至少要核准发行约2000亿元的企业债。(贺麒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