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巴塞尔协议催生银行再变革(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评论:巴塞尔协议催生银行再变革(2)

2010年09月20日 11:05 来源:《投资者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商业银行不断放出“天量”信贷,蕴含的诸多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据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部负责人介绍,2009年商业银行为配合“4万亿”投资计划,投放了巨量中长期贷款,其中“铁公基”项目相对风险可控,但大量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存在资金流向不可控、财务状况不透明等诸多问题,蕴含了巨大风险。再加上2010年4月中央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作为持有大量不动产抵押的银行,房价的大幅波动或成为新风险的“发源地”。

  但对于这隐含其中的风险有多大,目前并没有清晰有效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而从近期连续两轮要求商业银行清查地方贷款的举动来看,监管部门对这些贷款中隐藏的风险是担忧的。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强调,“目前银行系统性的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粗放式信贷管理模式亟待改变;流动性风险管理较为薄弱,压力测试的基础建设、资源保障、技术手段、结果应用等方面都还有待改进”。

  当你知道有风险,但又不知道风险会有多大时,应该怎么应对呢?“观察银监部门近期的监管新政,我们发现无论是银信合作新政还是拨备新政,最后的落脚点都在拨备二字上,拨备对于银行而言无异于缓冲垫,监管层为何要不断加厚缓冲垫?唯一解释或许就是不良贷款率可能出现趋势逆转,为了迎接可能出现的冬天,银监会赶着银行业积攒过冬所需的粮草。”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如是分析。

  不良贷款率拐点隐现

  而在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眼中,近一年来快速释放的大量贷款给银行带来的隐患更在于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信贷扩张太快了,再加上表外理财产品的快速增长,风险很难控制,银监会去年考核资本充足率,上半年考核贷存比,到下半年的拨备新规酝酿,如此审慎的态度无疑反映出监管层对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担忧。”沐华分析道。

  “虽然目前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非常低,但这一指标是滞后的,一旦有明显的经济下滑出现,对于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中出现坏账的数量就会增加,这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风险。”上海证券分析师郭敏这样认为。

  数据显示,2003年12月,中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是17.9%,此后7年时间里不良率一路下降。到今年二季度,数据低至1.3%,注意这是全行业数据。经历了2008年的去库存化和2009年的宏观调控,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始终稳步向下走。

  “这种不断优化的局面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迎来逆转,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增长虽然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真正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经济下滑将使银行在巨量信贷创造中累积的风险全部暴露出来。” 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坦言。

  其实,观察上市各家银行中报,从中已经可以发现这一判断的端倪。中报数据显示,国内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出现激增。二季度数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出现集中性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关注类贷款二季度上升了419.86亿元;中国银行上升119.33亿元;农业银行上升48.58亿元;交通银行上升27.08亿元。而一季度末,工、农、中、交的关注类贷款分别较年初下降了325.39亿元、110.58亿元、38.06亿元、32.45亿元。五大行中,仅有建设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在二季度环比是负增长,但五大行关注类贷款总体上升了539.97亿元,增长了0.1个百分点。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