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银行暴利是制度之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评论:银行暴利是制度之耻

2010年09月20日 11:25 来源:《投资者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受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传闻影响,9月17日开始A股上证综指连续两天下跌,累计下跌百点,跌幅超过3%。16只银行股同样萎靡不振,平均跌幅也都过3%。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的股价表现差强人意。据统计,银行指数年初以来的跌幅为24%,其中跌幅最大的北京银行股价下跌了37%。与低迷股价相应的,是银行股看起来便宜的估值。银行股平均的动态市盈率大约9.6倍,市净率约为1.89倍。估值最低的银行股分别是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建行的动态市盈率8.85倍,民生银行的市净率1.4倍。

  银行股尽管股价表现糟糕,但业绩却好得惊人。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三成,达3465亿元,这相当于同期A股1940家上市公司总利润的41.7%。并且,市场也看好银行业未来的利润增长,各大机构给出的银行业盈利预测,未来3年利润增速均超过20%。

  16家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如利润表现出色,其只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0%。据统计,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共实现收入8307亿元,而A股全部上市公司同期的收入接近8万亿元。

  过去三年的情况很类似,在A股市场中,银行业以占比10%的营业收入,赚走了40%的净利润,其背后是银行业令人羡慕的净利润率。而且,银行的净利润率在过去三年中逐步攀升,从2007年的30%(全部上市公司的3倍),到2009年上半年的41.7%(全部上市公司的4倍)。

  看到上面这一系列数字,相信每个人都想问:为什么银行这么赚钱?它们这么赚钱合理吗?

  在本期《投资者报》的“银行股被低估了吗?”一文中,我们对银行的利润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银行八成的收入和利润,均来自“息差”。所谓息差,就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息差异,银行以低息揽储、高息贷款的方式赚取利润。

  赚取息差本无可厚非,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业务,能获取如此高额的利润?说这种业务简单,是因为此“业务模式”早在数百年前就被钱庄老板们创造出来,发展至今,也未见增加了多少技术含量。

  我们不知道钱庄老板们如何决定息差,但想必不会是朝廷钦定。人们把银两存入钱庄,一定是可以获得比“把银子埋进地里”更多的回报;商人们从钱庄借钱,也一定会反复比较,找抽头最少的钱庄。

  而当下的利率,并不由市场决定。央行制定的一年期基准利率,分别为存款2.25%、贷款5.31%,各家银行必须以此利率为基准,在上下浮动不超过10%的范围内,开展存贷款业务。

  低于通胀水平的存款利率对储户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剥削。8月份,我国的CPI指数为3.5%,比2.25%的存款利率高出1.25个百分点,这相当于储户每存入银行100元钱,一年要损失1.25元。截至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中的存款余额68万亿,这些存款每年的贬值损失高达8500亿元。这么看来,把钱存银行不如埋金银、置房产。

  过高的贷款利息,无疑是实体经济的包袱。5.31%的贷款利率是高还是低?我们可以拿一组来自Wind资讯的企业绩效评价数据,作为参照。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全部行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5%。这意味着如果你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一年的回报率为5%,如果你用银行贷款的钱进行投资,你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损失投资额的0.31%(贷款利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差)。

  2010年8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4.6万亿,按5.31%的贷款利率计算,社会一年为贷款支付的利息为2.4万亿,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6万亿。贷款利息占实体经济利润的比重接近一半,这个包袱不轻。

  借钱出去的人,其所赚取的利润高于拿钱干活的人。经济学讲究“理性选择”,在这种“出力不如出钱”的价值导向下,谁还愿意去承担风险搞创新、干实业呢?而且,就算你干成了,也无非是替银行打工,这种不合理的激励会让经济变得死气沉沉。

  某种程度上,银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大的食利者。而且,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它们还在“两头食利”:通过对压低储户的存款利率,直接向储户“收税”;通过高额的贷款利率,分食实体经济的利润。这还不够,银行发明出“手续费”、“财务顾问费”等“中间业务”,对储户、企业进行变相盘剥,这种“金融创新”能力想必已远超西方银行业。

  银行的暴利,并非来自它们的管理和创新,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行业垄断和制度保护。这种局面下,银行与实体经济不会“双赢”,只能是一场有输有赢的“零和游戏”。

  是的,在这场游戏中,银行赢了,而且赢得很大、很多,但这是以储户和企业的“输”为代价的“赢”。这样的赢家,到底是值得骄傲,还是应感到羞愧?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