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察:美元贬值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学者观察:美元贬值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2010年10月12日 08:59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金融市场往往在美元贬值中剧烈波动。作为全球货币体系的锚货币,美元贬值,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被动升值,一些央行被迫干预汇率。某些国家货币被动升值,他们无法和美国协调,往往会把矛盾转移到中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这是错误的。

  美元贬值成美国应对危机手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开始降息,美元走软,导致资产价格一路上涨,而欧盟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并没有跟随降息,美元对欧元不断贬值。其中2008年4月2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1.60关口,创下1999年欧元面世以来的历史新高。2008年8月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欧洲,全球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美元走强,欧元走弱。但随着美国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美联储继续降低利率,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8年11月份宣布计划采用定量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美元又转向走弱,欧元对美元升值。最近随着美元走弱,欧元对美元开始升值,欧元对美元汇率由2010年6月7日的1.1917上升到10月8日的1.3927,升值幅度达到16.87%。

  美国持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日元和欧元一样,一开始对美元升值。随着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日元并没有像欧元那样,对美元贬值,反而对美元升值,这主要是日元套息交易机制导致的。目前由于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担忧,避险偏好改变,对日元需求增加,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日元对美元汇率从5月1日的94.25070升值到10月8日的82.08516,升值幅度达到12.91%。根据日本8月份公布的数据,日本出口增速连续5个月放缓,而日元又大幅度升值,出口形势异常严峻。疲弱的经济数据加剧了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的担忧,日本央行开始直接干预汇率。10月8日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政府将继续密切监控外汇市场走势,并将继续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意味着日本政府将会继续干预外汇市场。

  美元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上涨

  美元贬值是国际油价和黄金上涨的重要因素。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下调利率,美元走软,而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黄金、原油等的价格迅速飙升。为了刺激经济,美国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2009年年度的总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又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初步估计,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接近1.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仍然较高。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意味着财政赤字货币化开始,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刺激经济。市场普遍预期美元会贬值,资金追捧大宗商品。美元指数从2007年年初的84左右下滑到2008年7月15日最低点71.872;之后出现反弹,最近美元指数开始下滑,由2010年6月11日的最高87.507下降到10月8日最低点77.178,而原油现货价格从2007年初的57美元左右,上涨到10月9日的82.84美元;黄金现货价格从2007年初每盎司636美元左右上升到10月6日的1346.5美元。

  非美货币被动升值被迫干预

  随着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纷纷被动升值,一些国家开始干预本国汇率。日本首先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此外,日本央行10月5日还宣布把利率从0.1%降至0-0.1%区间,创建规模为5万亿日元的基金用以购买日本公债和其他资产,以压低长期市场利率,进一步控制日元升值。哥伦比亚央行9月15日已宣布,每日开始买进至少2000万美元以阻止本币比索升值。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9月20日表示,巴西政府的主权财富基金已得到授权、可以不限量地直接从汇市买入外汇,遏制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的升值势头,巴西财政部还将固定收益证券外国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翻倍。在泰国,商界领导人正敦促政策制定者防止泰铢过度升值。此外,澳大利亚联储也停止加息,韩国加强外汇管制,都是防止本国货币升值。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国采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美元走软。如果没有美国经济复苏,或美国宽松宏观经济政策退出,难以支撑美元走强,美元走弱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存在,黄金和油价也会继续上涨,其他国家货币被动升值的趋势难以改变。如果美元继续下滑,其他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也会下降。值得指出的是,某些国家货币被动升值,他们无法和美国协调,往往会把矛盾转移到中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笔者认为在美元走弱的情况下,这些国家更应该和美国协调,敦促美国采取措施,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而不是指责人民币汇率。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陆前进)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