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之争”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贬值之争”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2010年10月12日 10:5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6.70关口稍事休整之后,10月伊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重拾跌势,10月11日达到1美元对人民币6.6732元,再次改写2005年汇改之后的新低。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与美元主动贬值不无关系。部分发达国家“先发制人”的本币贬值政策,使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数新兴市场货币蒙受着巨大的被动升值压力。

  此消彼涨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明显

  9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明显加快,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自9月初的6.81跌至目前的6.67,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近1400个基点。一时间,创新低成为“家常便饭”。

  不可否认,长期看,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的增长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要求;短期看,基本面差异引致的中美息差扩大化预期,则在客观上增添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伴随着中国通胀预期愈演愈烈,人民币出现的加速升值现象并非无理可循。8月份中国CPI同比增长3.5%,而美国同期通胀则只有1.1%。在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下,中国四季度通胀形势还难以扭转,甚至可能继续小幅走高。目前,市场预测中国9月份CPI涨幅将再创年内新高,这无疑会助涨市场的加息预期;而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美联储毅然重拾量化宽松,市场反而更加担忧美国中期通缩的可能,加息预期更是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市场对中美息差扩大的预期有所增强,尽管中国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慎之又慎,但显然加息预期的增强对人民币升值已经形成现实压力。

  与此同时,“本位币”美元的持续走贬,则使升息预期仅成为解释人民币阶段性快速升值的“冰山一角”。事实上,为应对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美联储8月份毅然中止了政策退出进程,并着手实施“有控制的”二次量化宽松,9月份放松政策得到进一步扩展。在货币政策基调的迅速转向中,美元中期贬值的趋势得到逐步确立。美元指数自9月中旬开始出现了一轮持续贬值行情,从82点到77点,阶段性跌幅达6%。美元逐级走低,无疑使谋求对一篮子货币稳定的人民币蒙受了巨大的被动升值压力。与此同时,人民币价值重估话题在近期盛嚣尘上,也无形中增添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贬值竞赛短期难止

  人民币升值压力犹存

  美元贬值无疑是短期人民币快速升值背后的主要推手。然而,在汇市干预风起云涌的当下,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相比,人民币升值不过是主导性货币主动贬值的代表作而已。

  后危机时代,欧美经济复苏缓慢、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企稳回升,疲软的经济表现为部分发达国家直接介入外汇市场提供了借口。

  作为主导性货币的美元率先发力,谋求出口倍增的美国政府推动美元汇率自下半年以来持续走软,紧接着日本政府介入外汇市场狙击日元升值,欧盟也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与美国遥相呼应,主导性货币竞相寻求贬值以求在国际贸易中攻城略地。大同证券分析,为达成本币贬值的目标,美英等国可能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加本国货币的供应。与此同时,美英等国也会通过施压其他货币升值以实现本币贬值。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依然面临一定的升值压力。

  不过,长江证券分析师指出,基本面隐忧对资金面风险偏好的制约将长期存在,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升值主题的热情并不会陡然上升,对人民币年内升值的空间也不宜过于乐观。

  今年以来,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期望通过本币贬值来提高本国竞争力。近期,货币贬值竞赛更是愈演愈烈,汇率大战硝烟渐起。今日起,本版将以系列报道方式,分别从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等不同币种的角度,对本轮汇率之争的背景、影响及其演变趋势做出详解。(记者 张勤峰)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