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央行加息影响 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企盼突破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受央行加息影响 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企盼突破

2010年10月27日 13:5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20日起,央行正式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时隔3年来的首度加息,给本已不容乐观的传统寿险销售再添压力。

  今年前3个季度,沪上传统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0.3亿元,在寿险总保费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95%下降至8.36%。随着加息的施行,2.5%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和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上限持平,这意味着传统寿险在收益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其在寿险规模中的占比也将可能持续下降。

  市场新政未现转机

  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实施11年的2.5%这一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被突破。业内人士一度预期,在通胀压力以及加息预期下,预定利率的市场化有望促成传统寿险产品转化,进而促成销售转机。

  不过,近3个月的市场现状表明,预定利率市场化新政的出台并未引发多大的涟漪,市场上没有出现突破2.5%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新产品。本刊顾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中小寿险公司可能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对产品进行微调,但变动不会很大。预定利率上调必然意味着寿险公司投资风险相应增高,鉴于目前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传统寿险新产品年内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沪上传统寿险保费收入过亿的寿险公司仅有7家,其中平安人寿11亿元、中国人寿9.2亿元、友邦保险7.3亿元分居前三,占据传统寿险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期,分红险保费增幅58%,万能险保费增幅18%,而传统寿险增幅仅为7.5%。

  据悉,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传统寿险产品,大多是在一度降息至负利率时代过程中设计出炉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2.5%预定利率已经成为制约传统寿险业务规模做大的枷锁。

  此次加息之后,传统寿险的现金回报率与银行存款相比已无优势,唯有纯保障功能成为卖点。 “在如今保险市场环境下,纯保障的卖点几乎等于没有卖点。加息或许会倒逼传统寿险预定利率上调的步伐。 ”有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险企创新动力不足

  从保险公司“以产品驱动业绩”的角度看,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连番轮回,但传统寿险从来都不是主角。传统寿险偏低的件均保费,是其难以成为寿险公司主打产品的主要原因。

  以今年以来沪上个险渠道的主力险种为例,在8月单月,平安人寿“智盈人生”万能险保费收入5721万元,件均保费6583元,内部占比44.7%;太平洋人寿“鸿鑫人生”分红险保费收入739万元,件均保费达到1.5万元,内部占比50.5%;新华人寿“尊享人寿”分红险保费收入1299万元,件均保费近2万元,内部占比高达71.3%。相形之下,国寿“综合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39万元,件均保费仅422元,内部占比2.6%。

  “相比于分红险、万能险较高的件均保费,传统寿险显然无法成为营销员推销的重点。而从寿险公司冲刺保费规模的角度看,自然更为依仗分红险、万能险。尤其在加息之后,投资型险种的吸引力将更大。 ”郝演苏表示,传统寿险更多地成为寿险公司平衡产品线的一种配角,或者是客户二次开发前的敲门砖,由于本非营销重点,自然创新动力有限。

  知情人士表示,对于上调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各家寿险公司态度大不相同。国寿、平安、太平洋人寿等大型寿险公司经历过1999年之前的高利率市场发展,虽积累了市场,却留下了利差损的伤痛,背上了包袱。如果预定利率不变,还可以在银行储蓄、国债投资等渠道获利,填补一部分利差损的窟窿。但如果要上调预定利率,补窟窿的算盘将会落空。

  大型寿险公司无暇创新,中小寿险公司更不敢轻易接招。“虽然监管部门已经给予传统寿险市场化的空间,但考虑到寿险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新产品容易很快被模仿等因素,没有寿险公司愿意充当市场先驱。 ”有知情人士透露,担心新产品遭遇同业抄袭是导致中小寿险公司对于传统寿险创新动力不足的另一原因。(纪云飞)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