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货币新格局?

2010年11月10日 09:1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以来,最重要的变化来自于国内基本面不确定性的大大降低。中国经济走出小周期的低谷,正处于触底反弹的路上。2011年可能是中国经济增长新一轮周期的起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可以安心“过年”,外部形势更趋复杂。10月19日央行突然加息,意味着中国经济政策已走向新的转折关头。

  发达国家“二次定宽” 新兴国家“二次收紧”

  国庆长假以来,全球货币体系陷入混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都选择了“促对外贬值、防对内贬值”的做法。

  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美、欧、日,“二次量宽”步伐不断提速。美国量化宽松大幕将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0月12日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记录显示,不久后可能为疲弱的经济提供更多支撑,除了购买长期国债外,或采取价格水平目标制等新举措。

  日本显然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在10月5日重返零利率的同时,宣布了建立一项新的基金以购买多达6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公司债券、房地产信托投资和股票基金。

  欧洲中央银行10月4日公布,上周买入了14亿欧元(合19.3亿美元)欧元区政府债券,买入量是前周的10倍,而且是6月底以来买入最多的一次。自5月10日开始购买国债以来,欧洲央行已购买了超过63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

  反映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情况的美元指数(USDX)自2010年6月份的高峰至今,已经下跌至13.5%。并且从9月份开始,美元指数加大了下跌步伐。

  新兴国家多属美元区,本国货币或明或暗地与美元挂钩,美元一贬再贬,新兴国家货币更是获得了持续走强的外部动力,甚至出现集体性大幅升值。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流动性洪水引致的被动升值,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出招。

  9月27日,巴西财长曼特加表示“全球已陷入一场货币战争”,并宣布将购买过剩美元以防止巴西雷亚尔继续升值,10月4日,巴西宣布外资投资国内债券的税率从2%提高至4%;10月12日,泰国政府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以抑制泰铢过度升值;此外,韩国央行已多次买入美元以抑制韩元升值,印度、秘鲁和智利等经济体也传递出直接或间接干预本币汇率升值的信号。

  发达国家之所以屡越货币政策底线,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潜在通胀水平低于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时的“合意”水平。对于他们,“胀”不是问题,“滞”才是关键。

  新兴国家虽然也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复苏迅速,目前面临更多的是通胀问题,因此在发达国家开始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新兴国家没有跟随,出现了发达国家定量宽松和新兴国家收紧的不对称。

  中国货币政策步入“量价”齐用阶段

  新兴国家的遭遇,中国也难脱其外。对外升值是金融危机冲击下外向型经济未能及时调整的后果,对内贬值是2009年过剩流动性的后果。

  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逼近2%。闻风而动的热钱重新澎湃,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成为左右流动性的主渠道。9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较8月增加19.19%,创下4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国内信贷也未明显减速。继8月份之后,9月份新增贷款5955亿元,再次超出预期。

  内外流动性叠加使中国新一轮通胀周期启动。9月当月CPI同比上涨3.6%,毫无意外地创下了23个月新高。上涨的因素中,翘尾因素只占36%,而新涨价因素占到64%,其中农产品和居住价格贡献了新涨价因素的90%。随着进口价格推升PPI的趋势强化、资源价格改革提速,新涨价因素还将上升。

  国内处于中性通胀风险正加大的敏感时刻,和9月13日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物价基本稳定”表态相比,时隔仅10天,温总理在9月23日接受CNN专访时,转而强调“中国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再次强调管理通胀预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之一,还将其上升到“关系政权稳定”的高度。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