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保机构联手 “忽悠”势头不减

2010年11月10日 12:0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保险机构“驻点”推销银保产品、银行不明确告知银保产品性质等违规行为被明令叫停。但笔者昨日在多家银行网点暗访发现,银行员工与保险推销员联手“忽悠”存款人买保险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短短一天中,笔者就遇上了多次“忽悠”。

  分红险变身“银行理财产品”

  昨天在崇文门一家工行网点,笔者以存款人身份暗访时,遭遇了打着“银行理财产品”幌子推销分红险的银行人员。

  “您存定期还不如做一个3年的理财呢,年收益能有5%。”在立着“大堂经理”桌牌的柜台前,一位银行职员在得知笔者要存定期后,热情地推荐一款“理财产品”。笔者以“过去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太低”为由婉拒,但这位职员表示,她推荐的这款“理财产品”不同于别家银行理财产品,不仅保本,而且收益丰厚。笔者表示想详细了解情况,结果看到的却是一款保险产品的宣传单。

  “这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呀?”笔者质疑。此时这位职员才表示,刚才推荐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一种分红险,而所谓的理财收益也就是分红。“可是分红没有保障啊,你看这宣传单上也写着红利分配不确定,怎么能保证5%的收益?”笔者追问。这位职员非常自信地表示:“这个您放心,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没有出现过不分红的时候。”见笔者不愿当场购买,她又指着笔者身后的大广告说,“您现在买最合算了,还送东西呢,再考虑考虑吧”。

  保险推销员在银行公开“叫卖”

  笔者在暗访中还发现,“通知”严格叫停的保险机构在银行“驻点”销售方式仍然堂而皇之地存在。在东三环附近一家建行网点,笔者正在柜台办理存款业务,一位身着深色西服的销售人员便迎了上来,热情推荐一款“年利率至少10%”以上的“理财产品”。

  笔者凑近看到,这位销售人员佩戴的工牌上赫然写着一行小字——“太平人寿银保专员”。而这位“专员”只字不提自己的保险公司职员身份,只是一个劲儿地劝说笔者:“您每年只要存入1万元,就可以获得1千元收益,等十年以后不仅能领到11万元收益,还有累计年度红利呢。”

  据观察,该行驻点“银保专员”的制服与银行人员并无二致,而且遇到客户填单、电脑操作等银行柜外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还会叫来“专员”帮客户办理。双方的熟络和“默契”程度令储户毫不怀疑这位盛情推销的“专员”就是银行的正式工作人员。

  “藏匿”银保产品风险涉嫌违规

  推销员们说得“天花乱坠”的银保产品真有那么多优势吗?投资专家江鹏表示,首先,多数银行销售的银保产品都属于分红保险,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业务员使用“获利保障”、“高收益”等字眼来推销产品,本身就属于违规行为。

  同时,大部分银行保险产品投资期限较长,如果投资者提前支取则会损失较大。

  而在暗访中,几位推销银保产品的银行人员或保险人员无一主动说明产品投资风险,就连被追问“是否能保证红利分配”时也是闪烁其词。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银监会出台的“通知”还需进一步细化。“除规定保险公司人员不得直接参与保险销售之外,对银行工作人员的销售资质、销售规范等也应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投资者被明确告知产品性质及产品风险。”郭田勇表示。同时,对违规银行的处罚措施也应相应跟进。

  笔者从北京市银监局获悉,银监会的“通知”已经下发到全市各家银行,今后一旦发现银行存在违规销售银保产品行为,将严格查处。(崇晓萌)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