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债务危机或蔓延:欧盟欲救助 爱尔兰不买账

2010年11月18日 09: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欧元区国家财长会议,针对如何解决爱尔兰债务危机展开讨论,欧盟正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由于爱尔兰方面16日仍没有提出援救申请,欧盟是无法向爱尔兰提供帮助的,而围绕这一点展开的谈判必将在17日财长会议的第二天继续进行。其实问题的症结是,爱尔兰不愿将本国的经济计划拱手交给IMF,而好几个国家都将IMF的严格监管作为施救爱尔兰的先决条件。目前欧盟对爱尔兰的救助方案很有可能只针对银行系统,而非政府层面,欧盟各成员国银行系统的问题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立的矛盾下逐步暴露。

  危机可能蔓延

  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16日重申,政府没有提出救助申请。

  但欧洲已开始行动。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在16日的财长会议结束后说:“欧盟委员会正与欧洲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爱尔兰当局一起行动,以解决爱尔兰银行业的严重问题。”

  他还谈及“为可能的救市计划加紧筹备”。新设立的欧元区救市机构负责人格林说,他可在几天内拿出“数目可观”的资金。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说,欧元区各国正等着看“爱尔兰是否提出救助申请”。

  据知情人士透露,欧元区财长们在会议上主要考虑两个方案,一是针对银行和公共财政的救助计划,另外一个是专门针对银行业的救助计划。雷恩说,爱尔兰真正的问题在于银行业,而非政府,但两者也有关联。

  一个由IM F、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共同成立的专家组本周将前往都柏林,调查爱尔兰银行系统的具体问题。爱尔兰财政部长勒尼汉说,届时将进行密集、重点突出的会谈。

  单独看爱尔兰财务问题不足为虑。但勒尼汉与爱尔兰其它多位部长说,担忧的焦点不是爱尔兰的预算赤字,而是爱尔兰的银行危机。身在布鲁塞尔的各国财长和欧洲很多国家普遍担心爱尔兰遇到的麻烦,如果任由爱尔兰银行危机自行发展,可能会使已经反复无常的债券市场进一步丧失信心。欧元区的16个国家基本上都持续出现赤字,它们都依靠金融市场来填补预算缺口,从而在欧洲大陆形成一场银行业危机。

  爱尔兰担心援助条件苛刻

  尽管财政救助几乎已送到爱尔兰“嘴边”,但爱尔兰政府16日再次拒绝“嗟来之食”。总理考恩当天对众议院议员说:“爱尔兰没有申请外部救助,有些人愿意让爱尔兰申请救助,他们不期望爱尔兰有能力解决问题。”

  德新社援引一名欧盟高级外交官的话报道,爱尔兰迟迟不愿接受救助的原因是“救助方案附带非常严格的条件”,可能包括要求爱尔兰提高企业税。对爱尔兰而言,援助条件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

  另外以希腊为例,为偿还总额达1100亿欧元的援助金,希腊经济决策权几乎已移交给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也是爱尔兰不愿接受援救的原因。

  市场同时也表现出对欧元区和欧盟救援机制的不信任,再度暴露出欧元机制的内在缺陷。无论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还是欧洲央行,目前都无法消除市场对诸如爱尔兰问题的恐慌。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难逃责任

  道琼斯通讯社的文章分析道,本轮信贷危机拖垮了爱尔兰的银行体系,而欧洲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却是造成此前信贷过热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十年的前半段,那时爱尔兰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且渴求放贷,对于这样一个经济体来说,欧洲央行当时的利率水平偏高。如今,德国经济已经复苏且强劲程度令人吃惊,欧洲央行在这一背景下确立的货币政策对信贷匮乏的爱尔兰经济而言仍不适宜。

  欧洲央行目前仍以1%的基准利率提供三个月期无限制贷款,爱尔兰银行业平均超过10%的流动资金都依赖于此,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然而,欧元区通胀水平目前已经接近2%的警戒线,欧洲央行未来任何收紧银根的举措,都可能成为压倒爱尔兰银行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欧洲央行眼下迫切希望能够撤销其在金融危机之际为帮助欧元区银行所推行的特别流动性供应措施。不过,爱尔兰银行体系仍在依靠这些特殊措施生存,这一问题严重妨碍了欧洲央行的退出计划。

  巴克莱资本的经济学家卡劳称,从欧洲央行的角度来看,欧元区经济呈现出更多逐步改善的迹象,大宗商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必要降低少数金融机构对央行流动性供应的依赖性。他说:“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暗示该行将支持爱尔兰动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救助资金来扶持其银行体系。”(闫磊)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