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市场传CRM凭证将亮相 债市离"热钱池子"有多远

2010年11月18日 11: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债券市场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产品创新,这一领域也正在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建言,中国债券市场可以开辟出一块供境外资本投资,成为吸收热钱的“池子”。

  自2005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不过,能否担此大任依然尚存疑虑。不少人士指出,债券市场具备足够的深度、广度与弹性,仍需一定条件。

  发展产品创新

  整体来看,债券市场的产品种类正在逐渐丰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表现尤为突出。但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要求相应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和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目前债市避险工具不足,金融衍生品市场依然滞后,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不过,这一状况正在改变。11月初,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试点业务指引》,11月5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正式上线。有消息称,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也将于近期推出。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是双边产品,不可转让,其内容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确定,虽然在交易结构和形式上与CDS类似,但在合约层面上,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比国际通行的CDS更加简单和明确;“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则为标准化产品,是指由标的实体以外的第三方创设的、为持有人就公开发行的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有价凭证,并可以在市场中销售、流通、交易。

  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已经发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凭证特别版)》。根据上述试点业务指引要求,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机构注册资本或净资本不少于40亿元人民币,同时,在相关业务的人员安排和系统配备上也具有严格要求。

  此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还将实行创设登记制度,创设机构需根据要求公布凭证创设披露文件,而凭证在完成登记手续后次一工作日即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

  截至2010年11月4日,在交易商协会备案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机构共有14家,包括工、中、建、交等银行以及中金、中信等大型券商,另外,在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上线中表现颇为抢眼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也名列其中。

  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表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思路,首先解决产品的有无问题,然后再按照“试点期、加速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稳步推动市场发展。

  此外,在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创新融资工具上,债券市场也陆续有新动作出现。一家国有大行人士透露,短期商业票据和债券私募发行有望渐次推出。

  推动对外开放

  除了产品的丰富,债券市场本身规模的扩大对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曙松表示:“从当前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所造成的短存长贷这一现状,债券市场工具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化解银行体系风险;而债券市场也是宏观调控和银行资金运用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 2010年1月~10月,全国债券发行量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25%,余额达到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现已跃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六。

  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指出,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都意识到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各国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在国际范围内开展金融市场管理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在“请进来、走出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允许境内机构发行美元债券,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允许亚洲债券基金、QFII和境外清算行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允许内地企业和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

  周小川表示,债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加快市场程度化和对外开放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也有更大的空间。沈易安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