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国高储蓄率“三大支柱”

2010年11月18日 11: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剖析”报告称,节俭文化并非是造成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中国居民在各个生活阶段花费的高成本、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对高储蓄率影响更大。

  中国的高储蓄率素来闻名,目前,中国储蓄达到GDP的50%左右。一般而言,在一个国家GDP强劲增长的同时,都将经历储蓄率的下降,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未来的收入状况有更好的预期。

  然而,中国在GDP增长保持强劲的同时,储蓄率始终维持高位。在解释上述原因时,中国传统的储蓄习惯、勤劳节俭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最好的理由。但尼尔森公司认为,节俭的文化传统和对规避借贷的心理并不是导致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当工资收入达到一定的起增点,中国人同样能够像储蓄大户一样成为消费大户。

  尼尔森公司称,储蓄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花销成本较大(教育、住房、结婚);政府对社会保障和教育体系的支持有待加强;现金存款与银行储蓄以外的有限的转换现金通道,上述三者才是影响高储蓄率的重要成因。

  目前,中国储蓄的主力军从人口分析来看,已经倾向更年轻化的“上班族”(20到49岁),这个群体里拥有高储蓄率,以满足其人生阶段的需求。尼尔森认为,20~34岁之间,年轻的家庭户需要建立家庭和购买耐用品;40多岁年长的家庭户则需要为孩子的教育和自身退休养老进行储蓄。

  尼尔森还认为,医疗和退休后的预防性储蓄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过去这段时间,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系统和医疗系统的投入力度,中国社会保险基金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居民投资渠道较窄已是共识,现金储蓄、投资房产是处理余钱仅有的几种方式。

  尼尔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马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称,随着政府在社会软件建设方面的日益完善,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投资有所收效,多样性的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中等风险产品,以及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性将不断降低,中国总体的储蓄率将越来越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聂伟柱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