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纸币体系信用度遭质疑 货币博弈或迈进黄金时代

2010年11月19日 15:05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G20峰会上,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遭到各国质疑。昨天本报记者就此采访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有专家称,美元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时代迟早会过去,黄金一路走高说明全球的纸币体系正在遭到质疑,当前黄金的信用已经超过了各个国家纸币的信用。

  黄金或成为中美博弈新战场

  “美联储推行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是金价飙升的导火索。 ”知名黄金投资分析师赵相宾称。在美国QE2政策宣布之后,黄金价格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虽然随后又大幅下降,但黄金价格与国际货币之间的联动性已经可见一斑。

  昨天下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知名黄金投资分析师赵相宾称,最近一期福布斯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刚好谈到人民币与美元的博弈与黄金的关系。文章称:16世纪的中国,欧洲商人来到中国购买茶叶、丝绸等商品,当时黄金和白银是唯一被接受的交易媒介,这种单边有利的贸易格局令欧洲的金、银因此而被不断抽干、耗竭,导致欧洲的贸易流动由于通货短缺而减缓。

  500年后的今天,历史再度重演,这一回攥在中国人手里的不是金银,而是美国巨额国债。美元纸币,是一种不断贬值的资财。中国不能在美国国内大量消费其美元储备,因为那会迅速推高通胀并因此导致美元以更快的速度贬值。中国的一条出路是宣布自己为黄金的终极买家,也就是说,中国可以购入所有市面上公开销售的黄金。这不是重返金本位制,而是对美元和黄金两者的估值过程拦腰插一脚,进行“绑票”。中国暗中不断倾其所能地买入黄金,按需要频繁地、一步步地把黄金基准价格推高,来保持其黄金/美元混合储备的购买力。一旦中国的这项政策得到市场的确信,美国政府就不得不急于应付了……

  赵相宾称,在全球货币体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黄金与货币博弈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复杂。

  黄金价值突显全因货币体系恶劣

  11月8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海外媒体撰文呼吁,主要经济体应考虑重新实行经过改良的金本位制货币体系,这不仅推动了金价在11月9日的大幅飙升,还引发了业界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的大规模讨论。

  东北财经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称:“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源而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的货币制度,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全球实行黄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在汇率制度上也是实行固定汇率,不管美元和黄金的供求关系如何,各国和美元的汇率是固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6年,各国之间重新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各国货币不必再和美元挂钩,不必再和黄金挂钩。“在牙买加体系之下,原则上来说,发行货币想发多少就可以发多少。 ”

  “正因为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美国的QE2(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才能够‘容易而顺利’地通过。”该学者称,牙买加体系实行的是浮动汇率机制,这种新的金融制度,可以使各国货币发行和经济发展相契合。但问题是,货币发行没有了参照物,这导致近二三十年货币加速膨胀,各国过量发行货币。当下货币体系的症结就是,累计的负面效应之一即是纸币信用的下降。

  业内纷纷认为,纸币信用的下降是推动金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人民币国际化是货币战中的有效应对措施

  对于黄金价格的飙升,《货币战争》作者——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在著作中早有预言。宋鸿兵认为,面对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货币战中的有效应对措施。宋鸿兵称,国际化的人民币必须具有以下特点:主权,信用,可用性,稳定性,方便,接受度。保证人民币信用的方法有:美元,一揽子其他货币,黄金白银,债务,特别提款权,二氧化碳配额。宋鸿兵称,自从2008年,中国和8个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8000亿人民币。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革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走出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在逐渐加强,此前的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机制也必将发生变化。美元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时代早晚有一天要过去。

  “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走向可能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即主要国家的货币共同担负起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责任,而不是美元一家独大。 ”谈及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李宪铎称,形成如此格局的前提是,各个大中小国家都是负责任的,不会滥发货币。(记者赵晖)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