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援爱”或耗800亿欧元 爱尔兰或被迫提高税率

2010年11月23日 08:50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间,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正式对外公布,爱尔兰已经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了援助申请,并获得批准。至此,爱尔兰成为继希腊之后,第二个接受欧盟和IMF援助的国家。

  市场分析人士说,爱尔兰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同意“引援”,显然是服从了欧盟的“大局”。鉴于援助希腊时“久拖不决”带来的不利局面,欧盟希望将爱尔兰危机遏制于萌芽阶段,不给市场投机炒作的机会,以此稳定欧元区乃至欧盟金融局势。

  受援金额或低于希腊

  消息传出后,各界积极响应。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发表声明,对爱尔兰提出金融援助申请并已经获得欧盟和IMF支持表示欢迎。英籍华人、爱尔兰中国研究院院长王黎明认为,接受外援是爱尔兰的必然选择,爱尔兰的“坏账银行”只能接受欧盟和IMF的“输血”,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欧盟和欧元区财政部长发表声明称,为爱尔兰提供的金融援助将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共同支持下,通过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来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可能包括爱尔兰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达成的双边贷款协议。欧盟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昨日表示,欧盟与爱尔兰政府就援助计划进行的谈判将在11月底前完成。

  目前,爱尔兰接受援助的具体金额及其为之付出的代价,仍在商讨中。爱尔兰财政部长勒尼汉(Brian Lenihan)表示,援助计划的数字将会在正式谈判中作出决定。“我们说的是数百亿欧元,这个数字肯定不会是上千亿。”他强调称。

  “爱尔兰最终获得的援助额肯定要与其付出的代价相挂钩。”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800亿至90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是目前市场普遍预测的数字。

  “此前希腊获得的援助资金为1100亿欧元,而当前爱尔兰最迫切需要资金援助的是银行业,既然爱尔兰政府承认凭一国之力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救助的金额应该会高于援助银行业所需的400亿至500亿欧元的规模。”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爱尔兰最终受援金额不会高于希腊,因为高于希腊,意味着爱尔兰的状况比希腊还糟,恐怕市场将掀起另一波恐慌。

  此外,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昨日表示,英国政府正考虑向爱尔兰提供大约70亿英镑(约合112亿美元)救助资金,以帮助爱尔兰应对当前的金融难关。

  或将被迫提高税率

  除了爱尔兰最终受援的具体金额以外,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应该是爱尔兰究竟将为此付出多大代价。

  雷恩昨日放话,欧盟和IMF为爱尔兰提供的援助计划将附加严格条件,而且将以爱尔兰即将提交的4年期预算紧缩方案和2011年的预算案为基础。他同时表示,爱尔兰将不再是一个低税收国家,其税率将调整到正常的水平。

  事实上,税率问题一直是爱尔兰与欧盟谈判争议的焦点。为了吸引外资,爱尔兰政府征收的公司税仅为12.5%,低于欧盟其他国家。这由此成为了欧盟援助爱尔兰的谈判筹码,要求爱尔兰提高其公司税和增值税。此前,希腊接受援助的条件之一便是将增值税从19%提高至23%。

  “预计双方都会有所让步,爱尔兰将被迫提高一定的税率,但不会提高到与其他欧盟国家一致的水平。”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欧盟及IMF应该了解的一点是,过去几年,爱尔兰政府的作为不能和希腊政府一概而论,爱尔兰一直在积极努力地为发展本国经济而努力。”

  此外,参照希腊的先例,削减财政开支将是爱尔兰不得不采取的举措。爱尔兰政府目前计划在4年内削减150亿欧元财政赤字,以实现到2014年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欧盟要求的3%之内。这将使爱尔兰政府不得不面临来自民众的巨大挑战,据悉,爱尔兰职工总会已计划于11月27日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政府对开支做更多的削减。

  警示欧元区结构性矛盾

  昨日,受爱尔兰受援的消息支撑,亚洲汇市,欧元兑美元出现大幅走高。不过,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欧元的前景仍相当微妙,短期内或许会因爱尔兰的受援而有所提振,长期看仍将以震荡盘整为主。”他还强调称,不仅是爱尔兰,其实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谁都无法预料会不会出现下一个爱尔兰。”

  希腊债务危机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狂澜,甚至重挫了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各方最为担心的是,债务危机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欧元区内财政赤字高企的成员一个个“拖下水”,进而将欧元区乃至欧盟经济再次拖入衰退境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投资者削减欧元净多头头寸,表明市场对爱尔兰债务危机持谨慎态度。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希爱两国困境成因不同——爱尔兰债务危机主要在行业内部,整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尚好,经过财政紧缩政策其财政状况有望重回正轨,但都暴露出欧盟经济的两大结构性矛盾:一是内部成员发展失衡,二是欧元区一致的货币政策与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不匹配。

  爱尔兰著名经济学家、都柏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卡塔尔·布鲁哈指出,随着欧元区的建立和欧元的流通,欧元区各国在保留财政政策制定权的同时,失去了货币政策制定权,使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法相互配合。他认为,欧洲央行将德国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而超低水平的德国国债收益率造成融资成本下降,使得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等投机性行业,助长了这些行业的过度膨胀。

  短期看,走出债务危机离不开增收和节流。中长期看,欧盟需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为此,欧盟一直呼吁成员国将巩固财政和结构性经济改革结合起来,以提高竞争力。付碧莲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