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浦发行中移动战略合做 手机汇款抢食农村金融

2010年11月30日 09: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摘要:一直在农民工汇款及农村金融上占有优势的邮政储蓄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可能很快就要面对一个新的竞争者,中移动入股后的浦东发展银行。

  浦发行与中移动此次的战略合作,把农村金融放到了突出位置。IC供图 一直在农民工汇款及农村金融上占有优势的邮政储蓄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可能很快就要面对一个新的竞争者,中移动入股后的浦东发展银行。

  酝酿了近8个月的中移动与浦发行战略合作协议上周终于签署,但合作的内容多少有点出人意表,双方合作的主要亮点不在城市,而是首次披露手机的汇款业务,面对的是庞大的农民工汇款市场。

  据接近浦发高层的有关人士介绍,手机汇款的推广将可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服务已覆盖我国广大农村的优势,为广大农民工等流动人员向家乡汇款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超过1亿,每年农民工向家乡汇款额应该在1万亿左右,邮储银行及农行是主要的领先者。例如,仅2009年前8个月,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就达5771亿元。

  手机汇款业务模式仍属机密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浦发行中移动双方将共同推广包括手机钱包、手机金融软件等各种产品,而这种合作可能包括了充值结算,手机汇款等多项手机支付应用。其中双方都有意向推动的手机汇款业务,恰恰可以利用中国移动广布于农村中的网点,满足远在大城市中打工的农民工向家乡汇款的需要。

  难道在银行汇款,就能在异地的移动营业厅里取款?有关手机汇款业务的合作细节浦发方面表示目前属于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有银行业分析师对此业务表示并不看好。“我认为浦发和中移动在手机汇款领域,目前所能做的也仅仅是由浦发发出汇款后,由中移动发短信通知对方。”该分析师指出,依照目前的监管规定,中移动作为通信运营商,不能涉足存款、汇款之类的金融业务,其用户账户资金普遍较小;而浦发银行虽然拥有金融牌照,在网点分布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网点难成气候,只能更多利用中移动的网点优势,“如果移动的网点能代卖保险、理财产品等,效用更大,但与监管要求可能相悖,而如果在移动网点里放存取款机,基本没有问题。”

  农民工汇款制造数千亿现金流

  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超过1亿,但每年农民工向家乡汇款额目前还很难有真实的统计数字,但整体应该在1万亿左右。例如,仅2009年前8个月,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达5771亿元。

  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目前农村汇款体系主要由邮储、农行和农信社组成,而其中又以邮储银行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邮储银行在全国31个省共有3.68万个储蓄营业网点,4.4万个汇兑营业网点,其中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邮储银行的客户数量已达到4亿,其中2/3来自农村地区。

  在邮储银行不断做大农村市场的同时,一贯以农村为主要阵地的农行和农信社近年来却逐渐转向城市,特别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因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基层网点撤并,农村的金融机构遭到大幅收缩,逢年过节,邮政所外农民排长队取钱的场景在很多农村已是司空见惯。由于农村汇款体系不健全,汇款方式单一,周期长,难以满足农民工对方便、快捷、安全资金转移服务的需求,使得很多农民工不得不携带大量现金回家。统计显示,目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中有超过六成选择携带现金回家,只有不足四成使用农民工银行卡结算。

  手机汇款若做大绕不开银联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认为,从每年数千亿的现金流看,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以邮储银行为主的城乡居民个人结算体系已十分成熟且运作多年,具有很高的认知度。手机汇款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其业务模式、结算渠道等众多环节还有待明确,浦发作为中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的确具有先发优势。不过她也指出,新业务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与真正的盈利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难以对既有的汇款体系构成冲击。与此同时,看似中移动与浦发2家的业务合作无法绕开银联另起炉灶,作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者,一旦新业务做大,进入推广阶段,以浦发在同行中的规模和实力,不可能独吞这块“蛋糕”,能够分得一杯羹已属难能可贵。南都记者 李鹤鸣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