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行货币政策基调迎来重大转变

2010年12月06日 09:0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在各界静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日趋严峻,为应对危机,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基调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可谓“厥功甚伟”。专家们表示,过去两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而此时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应及时退出。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日前在本报撰文指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削弱通胀预期,阻断通胀预期向现实通胀的传导渠道。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而11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55.2%,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超愚表示,在中国经济逐步步入正轨之际,宏观经济政策适时回归常态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另外,只有当货币环境回归常态、资金价格保持在一定水平后,货币信贷才能充分发挥好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企业才会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才会加快。

  而就在我国经济逐步复苏、保增长已不再是当前政府所需面对的首要挑战之时,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启,全球流动性泛滥,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国内物价在诸多因素推动下,明显面临着较大的上涨压力。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4.4%,创出25个月来新高。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就表示,货币政策此次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说明管理好通胀预期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具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信贷、利率等方面的诸多调整。实际上,年初以来,央行就加强了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不仅加强了流动性管理,而且使用了价格工具,先后五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一次加息,并伴以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甚至还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控制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对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进行“维护”。

  专家指出,与“适度宽松”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在多目标下保持平衡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紧缩,且可随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微调。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明年还将继续实行。也就是说,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财政政策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度的扩张,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攻坚之年,发展和调整都需要有较高的资金投入。继续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将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前提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财政政策确实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表示:“财政政策有必要维持一段时间的适度扩张,但要更有针对性,做到有保有压,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增加有效供给。”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积极不是说政府去投资资本市场,去投资企业。而是政府应该支持经济结构性的转变,比如说产业转型、社保、医疗、科技。这样经济发展才会有内生的动力。”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专家表示,让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一方面是希望运用比“适度宽松”有所收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给可能的经济过热降温,另一方面是寄希望继续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给经济增长维持一定的动力。

  为了实现具有新内涵的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执行上将要在多种难题中进行取舍。稳健环境下的货币信贷,既要严防通货膨胀,也要考虑经济增长;既要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也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既要防范金融风险,也要配合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在总量调控货币、合理管理流动性的基础上,信贷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项目有“进”有“退”,有“奖”有“罚”。业内人士认为,对违规建设项目采取限贷、停贷和收贷等措施,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严禁发放任何形式的新增贷款及授信,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等等,都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题中之义。记者 李倩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