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从量变到质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2010年12月07日 14:3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时值资本市场20周年到来之际,当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当“期货市场已进入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当期货行业“已经具备了在更高层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在此时点回首往事,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量的扩张

  量的扩张,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期货品种体系的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上市23个商品期货品种,加上2010年4月份成功推出的股指期货,基本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期货品种体系。

  然而,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积少成多。

  1990年期货大门刚刚打开,由于初期缺乏必要的规范与监管,各类品种扎堆儿出现,当时期货品种的热闹程度并不亚于当前,然而,却难以避免鱼龙混杂的局面,部分品种不仅不能为现货市场与相关产业提供有益服务,反而极大干扰了市场秩序。

  1993年管理层对期货市场进行整顿、规范后,部分品种退出历史舞台,当时不少出现风险事件的期货品种,如咖啡、玉米、钢材、国债等被关停,期货品种的扩容自此一度停滞不前。

  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这一年,期货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等品种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初,期货品种又增加了豆油、白糖两大品种,使期货品种达到14个。

  2008年1月,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也对促进期货市场扩大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2010年股指期货的成功上市,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则可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碑似的事件。它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工具,同时也成为投资的另一种途径。随着国家关于发展期货市场的政策调整以及期货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期货市场全面繁荣发展的阶段已经到来。

  期货品种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市场规模也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市场规模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是我国期货市场大跨步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市场成交额超过130万亿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达到了2005年的6.7倍和9.7倍;客户保证金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而随着今年股指期货的入市交易,数据还在加快刷新的速度。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11月份,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29.19亿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80.4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05%和147.32%。同时,客户保证金再上一个台阶,突破2000亿元。我国期货市场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市场。

  质的提升

  初创时期的混乱以及此后市场发展的一度停滞告诫我们,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的保驾护航,期货市场不可能驶入畅通的“快车道”;如果不能同时实现质的提升,那么量的扩张将因无序而失去意义。

  1993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经过大量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交易所最终确定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3家,期货经纪公司锐减至180家,期货品种则确定仅保留12个。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4个管理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使中国期货市场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2007年3月,期货市场迎来了自身规范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该《条例》不仅进一步对期货市场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规范,而且将规范的内容由商品期货扩展到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为我国推出外汇期货和外汇期权以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础。随后,一系列更为细化的制度性建设开始密集实施。

  整体而言,经过20年的探索,特别是最近5年的努力,我国期货市场建立健全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期货保证金安全存款监控制度、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制度、期货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分类监管制度、统一开户制度、开户实名制、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在此过程中,交易所不断优化自身管理和服务体系;投资者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作为期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期货公司的合规运作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并且逐步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期货市场各层次的参与者结构也开始优化。

  可以说,正是这一系列制度以及行业的良性变化保障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特别是在2007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期货市场成功抵御了危机的冲击,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

  服务产业经济夯实质变之路

  随着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以及市场法规体系的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期货价格在指导现货生产、消费和流通方面的先导作用日益显现,相关产业链企业对期货市场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实现稳定生产经营。

  在期货市场的定位中,服务产业经济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本来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期货市场逐步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首先,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得到来自行业内部包括交易所以及期货公司等在内的重视,特别最近几年来,几大交易所纷纷通过开展千村万户、千厂万企、产业大会、期货学院等方式,鼓励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引导相关产业链企业正确认识期货市场功用,期货公司也将“如何服务好产业客户”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其次,期货的实物性和金融性兼备的特征也逐步为现货企业和大众所理解和认可,现货企业开始更多地谋求期货和现货的结合,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原料采购或者产品销售乃至开展仓单质押贷款等融资业务。

  对此,专家表示,期货市场服务经济功能正在得到有效发挥。一些产品的期货价格开始成为现货贸易定价基准,铜期货等较成熟品种的定价影响力日益显现。期货市场在指导现货生产、消费与流通,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现货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等方面逐步发挥积极作用。

  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言:“通过这些年发展,期货行业结构得到优化,做优做强的内外部驱动能力日益增强,已经具备了在更高层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可以预见,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期货市场还将继续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稳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独到作用,同时,对于我国提高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维护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方面也将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记者王妍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