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业内人士:要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精髓

2010年12月09日 10:4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嘉宾: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何德旭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徐明棋

  当前,曾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但是也面临着国内外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积聚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从实行了两年多的“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明棋。

  主持人: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意味着,我国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请问货币政策为什么会在此时转向“稳健”?

  何德旭:毫无疑问,导致货币政策发生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复杂的,对此大家已经从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我认为,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依据是十分充分的,这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应对复杂局面要求而作出的谨慎的、客观的、务实的决策。特别是针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严峻形势,必须及时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徐明棋:国际金融危机后,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不仅率先在全球复苏,而且迅速恢复了相对快速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幅高达10.6%。与此同时,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在逐月走高,今年10月份CPI的同比增幅已经升至4.4%。尽管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流动性增长过快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从经济政策的逆周期特性来看,当经济增长走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后,保障经济增长就不再是重点和首要的目标,货币政策就应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退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主持人: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好处是什么?

  何德旭:按照传统的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理论,货币政策有扩张、紧缩和中性之分,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很难归于其中的哪一类。虽然这次不是第一次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精髓至关重要。在我看来,“稳健”是对货币政策的原则性规定,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不排除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强调的是构建一个适当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基础。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积极支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并不影响或妨碍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操作层面灵活地采取适时适度放松或收紧银根的政策措施。总体上,“稳健”更加凸显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审慎性和针对性,旨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事实上已经体现在以往的政策操作中。比如,2009年和2010年货币政策的基调虽然都是“适度宽松”,但其操作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2009年为保经济增长,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在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而2010年为防通胀,同时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则更加注重精细化操作,着力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为此,2010年在货币供应总量上,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保证经济运行通畅;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加息等调控工具,对过高的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避免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过快增长和通胀压力的快速积聚。由此也能够看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针对2010年的新变化、新形势,货币政策已经进行了一些“稳健性”操作,比如,先后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等。

  徐明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而不是转向紧缩,也是当前经济形势所决定的。首先,经济增速虽然迅速升至高位,但是经济并没有呈现全面的过热现象,尤其是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没有必要通过紧缩来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其次,通胀率虽然也在上升,但与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比,尚属温和可控,并且在实施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后,物价有了企稳的前景。最后,国际大环境的制约,使得我们必须警惕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代价,那就是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欧洲中央银行也在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我们采取紧缩政策,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还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危害。因此,将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实际上就是将货币政策调整至“常态”,或者说“中性”状态,既不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也不紧缩来控制经济过热。这样,就能够使得经济保持其本身平稳增长的势头。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经济的冲击较小,可以使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主持人:对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内涵如何理解?

  何德旭: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攻坚之年。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要在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贷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实施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在有效控制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的同时,继续增加短期贷款,及时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严格控制向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和项目投放贷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项目等的信贷支持。

  徐明棋:我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最关键就是要把货币供应增长率调整至“正常”水平。从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在正常的年份,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及与此相关的信贷规模增长幅度一般控制在16%左右属于正常的“中性”水平,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意味着把年度货币供应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增长幅度的目标定在这一水平,偏差大约可以维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而在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2009年,年末M2增长了27.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更是高达33%。2010上半年,M2增长率也达到22.7%,金融机构贷款增长了19.2%,都超出正常年份。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货币供应正向“正常”水平靠拢,第三季度末,M2增长率下降至19%,贷款余额下降至18.7%。因此,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使货币供应增长率稳定在16%左右。与此相应的储蓄利率也需要逐步回到正值水平,通货膨胀将逐步压缩至3%以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当然还应该包含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内容,对该保的产业则需要支持,对该压的行业则需要压缩。因此,总量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上则要有足够的灵活性。

  主持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

  何德旭: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对货币政策的作用边界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特别是对货币政策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比如,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投资率过高的问题、房地产价格畸高不下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乃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等,虽然与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有关,但恐怕还不能完全或主要归咎于货币政策,这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就能够有效解决的,至少是货币政策“转向”不能独立解决的。货币政策能够做到的,就是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相对稳定,借以稳定全社会的预期,并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赢得时间和创造适当的条件。所以,要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还必须注重所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形成一种正向的合力,共同发挥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徐明棋: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的正常增长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政策所支持的投资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维持一定强度的财政开支所支持的投资,对于经济保持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结构调整也能够通过开支和项目的选择予以关照。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也比较健康,负债率较低,有能力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像欧洲等国财政赤字严重,债务危机的冲击使得他们不得不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实际上是要通过两个政策瞄准不同的目标,达到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能够避免或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共生关系,高增长低通胀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却是较难实现的状态。当高增长与通货膨胀两者相矛盾时,简单的双宽松或双紧缩政策都难以达到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抑制通货膨胀的要求。因此,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或者“一松一稳”地配合。此时,对经济增长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用来保增长,而货币政策则被用来抑制通货膨胀。当然,这种政策的配合需要高超的艺术,“积极”与“稳健”度的把握成为关键。(主持人: 谷秀军)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