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短期理财产品很热销 业内人士:需高度重视风险

2010年12月10日 09:3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下旬以来,多家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吸引了客户的目光,这些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在逐步提高。短期理财产品指的是由商业银行发售的,投资于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期限不会超过一年。

  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将代销的各类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提高到8%至10%,代销的股权投资类产品的收益提高到7.5%。对比之下,刚刚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排行中,排名居首的信托投资型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仅为4.5%。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旬以来,各家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占比逐渐提高,特别是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占比约为65%。

  投资者追捧短期理财产品首先是看中该类产品的高收益。据统计,11月末到12月初,商业银行发售的1至3个月(含)期产品共有5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89%,较前期提高了20个基点左右;3至6个月(含)期产品共有2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1%,较前期提高了19个基点。此外,目前银行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35%,3个月存款利率仅1.91%,而7天同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就有约2%,收益差距比较明显。加上眼下银行理财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类,收益稳定,因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对银行而言,加快发售短期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对投资者的判断。由于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许多投资者改变了对市场的预期,他们预计未来各类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应该相应调高,此时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比较稳妥,不会因加息造成收益缩水。此外,在目前加息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关注资产流动性,因而灵活性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自然受到更多关注。而年末银行资金一般比较紧张,商业银行通过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可吸引更多的存款。

  值得关注的是,对投资者来说,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也需要高度重视风险。短期理财产品,尤其是超短期理财产品正是因为其投资期限短,很多银行侧重于宣传短期收益,对客户所承担的风险并无太多提示。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首先关注预期年化收益率。由于投资范围不同,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差较大。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各家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也各不相同。因而投资者要经过多方咨询后再做选择。其次,要留意短期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第三,要仔细研究说明书。如果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很高,还应该考虑产品期限以及资金到账间隔。第四,要经常关注银行公布的信息。

  投资者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还要高度关注央行是否加息。一般而言,一个运作周期结束后,银行往往自动为客户投资下一个周期。自去年下半年央行多次降息之后,很多同类产品会明示收益率调整条款,即如果央行降息,产品收益也会跟着降息幅度调低。因此,投资者在看中短期理财产品高收益的情况下,还应当时时留意相关信息,及时防范投资风险。刘畅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