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吴晓灵:“缓加息、多调存准率”是明智之举

2010年12月13日 10: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第二届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峰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作《2010年金融形势分析》报告时表示,在目前形势下,“缓加息、多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明智之举。如果央行采取加息的措施治理通胀,“热钱”在利差吸引下会进一步流入,这使得央行政策出现“两难”。2010年是中国货币政策归于稳健,深化金融改革的一年;未来M2增幅将在14%~16%。  

  “目前中国的货币处于超发的状态。”吴晓灵表示,2001~2003年间,中国M2增速为16.6%,GDP增速为9.8%,CPI增速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5.4个百分点;2005~2007年间超出2.8个百分点。2008年到2009年,超出9个百分点;2010年政府预计M2增幅为17%,但11日公布的最新M2数据,已经超过17%,达到19.5%。在未来,消化超发货币、回归稳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吴晓灵表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环境下,对冲银行间多余的流动性是实现货币供应目标的关键。

  吴晓灵指出,如果未来要改变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信贷的状况,就应该更多地发展资本市场和股权市场,现在证监会在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在研究建立升板和降板的机制。“如果资本市场基础性建设进行得比较好,大家的投资领域就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场外市场,私募基金是场外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她认为,2011年债券市场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相对于股权融资的比例很低,正常的债券融资是股票融资的一倍以上才是比较合适的。

  吴晓灵指出,居民和企业财富的增长,促进了资产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吴晓灵还表示,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以及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推行,在促进着国内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她表示,这次金融危机除了其他金融制度的原因、世界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之外,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也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一个主权货币完全有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但是这条路很长,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吴晓灵称:“为了不让我们永远绑在美元的战车上,中国应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这个进程有很多的改革需要做。”现在比较现实的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逆转的形势下,资本向下有序地开放应该是未来政策取向。谢潞锦 王琼 程亮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