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行封堵热钱 境外企业NRA账户北上定存无门

2010年12月13日 10: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代理行副行长近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央行已于今年11月19日下达规定,境外企业在境内的人民币账户只能以活期存款计息,相关规定于12月第一个周末下达至各银行营业部门并即时生效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企业在境内的人民币账户,即人民币非居民账户(NRA),是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后,境外企业获央行批准、在人民币境内结算银行开设的人民币结算账户,用以和境内交易对手进行有效的人民币收付。境外企业在境内的人民币账户,与外资企业的人民币账户不可混为一谈。

  市场人士认为,上述措施主要是为封堵热钱利用跨境贸易渠道进行套利活动,在此措施下,预计香港和内地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差价可逐渐收窄。

  “南水北调”有玄机

  现时内地人民币半年期、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2.2%和2.5%,而在香港,清算行中银香港提供的人民币同年期定存利率则均为0.8%,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半年期存款利率介于0.46%~0.78%之间,一年期定存年利率则介于0.5%~1.4%之间。可见,香港离岸人民币与内地人民币价差最多扩大至2%。

  本报早前即报道,正是由于两地息差扩大,香港银行为香港居民到内地代存人民币业务火爆。在赚取更高利息的诱因下,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的境外企业自然也愿意将人民币存在其内地的人民币非居民账户。上述银行人士即指出,在高利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预期下,境外企业将人民币转至内地做定存已然成风。

  而境外企业在境内人民币账户只能以活期计息新规执行后,人民币非居民账户只能收取0.36%的活期存款利率,而香港提供的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介于0.45%~0.5%之间,回报比内地更具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资金逐利本性,此措施能直接消除资金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进入内地套利的诱因。同时,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容的情况下,减少市场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一些猜测。

  “南水回归” 套汇空间将缩小

  今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飙升。根据央行近日披露的数据,从6月到11月,试点地区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400亿元,是试点扩大前结算量的7倍多。单单通过香港进行的跨境贸易结算总额,就在10月份增加逾一倍至686亿元。

  然而早前香港清算行中银香港的80亿元兑换额度突然用尽,令“热钱”“借道”跨境贸易结算进入内地套利的猜疑充斥市场。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官员多次解释。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12月1日在北京表示,经核实后使用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企业,都有真实贸易背景,不存在有人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度套利套汇事宜。

  不过,市场猜测并未戛然而止。据悉,进行贸易结算合规文件审查是境内结算行的义务,境外参与行往往仅需提前对中方信用证受益人的名称进行基本核对。本报近日从银行知情人士处获悉,监管层已在近期通知商业银行加大对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的真实性审查力度。如今央行针对两地息差再度出手,无疑将大大浇灭市场套利冲动。

  不过,上述代理行副行长表示,套利之路受堵后,境外企业将会把贸易结算后的人民币存在香港,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将继续增加。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达到2171亿元,其中1000亿元来自于企业人民币存款的增加。

  该人士指出,随着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进一步扩大,试点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至67359家,亚太区主要市场进出口商期盼更多贸易量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在未来6个月里,香港贸易总量中超过半数有望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他表示,香港人民币存量增加能舒缓头寸供不应求情况,从而进一步缩窄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差,但他认为,汇差不会消失只会逐渐变小。

  事实上,今年7月央行与香港金管局修订人民币清算协议后,人民币可在港自由流动,逐步形成香港人民币市场(CNH Market)。由于海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香港人民币头寸供不应求,与在内地买入人民币相比,在香港要溢价买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汇价价差在今年10月初曾达最高1000个基点,近期则缩窄至200个基点以下。

  根据央行规定,人民币跨境清算可自由选择两条路径,一是通过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行跨境结算和清算;二是通过境内代理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由于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境外企业可选择在离岸市场结汇,而离岸汇价高于在岸汇价,从而产生汇兑收益。

  在真实跨境贸易背景下,这一汇兑收益无可厚非,而随着香港与内地人民币汇价进一步收窄,套汇空间亦将逐渐缩小。郭兴艳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