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上市银行融资年:16家斩获“票房”逾2700亿元(2)

2010年12月14日 08:32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华夏银行压轴融资潮

  首钢将重当大股东

  □ 本报记者 吕 东

  继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大行再融资收官后,华夏银行定向增发方案也赶在年末获得银监会批复同意。这不但使得首钢总公司距其重夺大股东之位仅咫尺之遥,也使得各家银行的融资方案均出结果。分析师预计,华夏银行定向增发工作将于今年年底至2011年一季度内完成,因此,华夏银行的再融资成为当之无愧的“贺岁片”。

  一年前,靠着受让萨尔·奥彭海姆所持华夏银行全部1.7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的3.43%),德意志银行终于登上了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一年后,华夏银行208亿元再融资方案获批,首钢总公司又将重夺这一位置。

  华夏银行定向增方案显示,将向首钢总公司、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卢森堡股份有限公司总计定向增发18.59亿股,其中,首钢总公司认购6.91亿股,国网资产认购6.53亿股,德银卢森堡分公司认购5.15亿股。增发价格为每股11.17元,募集资金208亿元。

  而在此增发前,靠着下属公司萨尔·奥彭海姆、德银卢森堡分公司分别持有的3.43%和2.42%股份,自身也拥有11.27%股份的德意志银行位列华夏银行的实际大股东,首钢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分别持有13.98%和11.94%的股份位列第二、第三股东。若增发顺利完成,首钢总公司将如愿重夺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比例上升至20.28%,德银直接和间接持有华夏银行的股权由17.12%上升至19.99%。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增发顺利实施后,德意志银行直接和间接持有华夏银行股权比例已逼近外资持股中资银行20%的监管红线。这表明首钢总公司与德意志银行针对华夏银行大股东之位的争夺也将暂时告一段落。

  虽然市场各方将华夏银行的定向增发,看作是股东之间争夺主导权的一次对话,但对于资本金压力同样巨大的华夏银行来说,也是不得不进行的一步。

  近年来,监管层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资本充足率红线逐步提高,补充资本金已是各家银行的重中之重。2009年12月31日,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10.20%,核心资本充足率6.84%,这一数值较2008年双双下降,其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金也已是势在必行。据中金公司预测,定向增发将提升华夏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4个百分点,有助于支撑未来3年的业务改善,消除长期发展的资本瓶颈。

  融资大片热映期已过

  上市银行“票房”压力渐远

  □ 本报记者 吕 东

  即将过去的2010年,无疑成为了商业银行的融资高峰年。一方面农行、光大银行的IPO创造了合计900亿元的融资规模,而已上市的银行也为了维持自身的资本金充足而频频配股、增发、发债。如今,银行再融资临近年末接近收官,所有银行融资方案只差中信、华夏两银行尚未实施完毕。

  剔除今年实现IPO的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外,其余14家银行的融资方案也是此起彼伏。而在已上市银行的再融资方案中,配股正成为首选方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三大行在内的7家银行已经完成了配股融资,A股合计融资金额达1353.16亿元,另外还有3家银行通过增发获得507.85亿元的融资额。今年银行融资占A股融资总额的比例就高达三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银行再融资力度看似不小,但实际上的从A股市场融资规模并不如想像中多。以工、中、建三大行配股计划为例,尽管三者配股融资高达1667亿元(A股和H股合计),但由于上述银行三大股东汇金公司的全额认购,留给其他公众股东的融资量非常有限。

  如今距离年底仅剩一个月时间,已公布融资方案的上市银行中,只有华夏银行与中信银行尚未开始融资。由于这两家银行日前也已双双获得银监会批准,距实现融资也仅一步之遥。

  尽管实际融资规模低于预期,但由于今年上市银行的集体融资冲动,仍使得证券市场压力重重。特别是11月份,工、中、建三大行相继完成配股,这使得股指出现大幅震荡,银行龙头的工商银行更是复牌当日巨量跌停。那么仅剩的尚未实施融资方案的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是否将会给A股市场再度带来重压呢?

  对此,一位银行业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不必过分担忧。其认为,与此前银行融资相比,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在融资规模上要小得多,这将会使得市场可以从容应对。而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再度回到低位,下跌力度有限;且在银行板块整业绩增长的背景下,投资价值也将会逐渐体现,明年整体估值水平将得到有效修复。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