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产品投资收益不及定存 你"理财"了财也不理你

2010年12月15日 15:22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有近3500只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虽然大部分理财产品达到了预期收益,但和CPI的增速相比,有多达七成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未能跑赢CPI。还有的则连银行定期存款都没能超越。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多数存在夸大宣传的成分和投向不明朗的诟病,目的为了收取手续费向市场“圈钱”,在这样的背景下,跑不赢CPI和定期存款非常正常。

  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各异

  在今年3500多只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除153只未达预期收益外,其余均实现预定收益。而亏损的仅有3只,分别是中信银行旗下的2007年“双盈计划8号”人民币2年期产品、基金计划9号人民币理财产品(2年),以及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此前,中信银行旗下的双盈计划8号和基金计划9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5%和30%,民生银行旗下的非凡理财FOF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0%,但这3只产品到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中信银行旗下的两只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仅为-4%和-0.3%,民生银行旗下的非凡理财FOF到期亏损-3.27%。其中,2007年"双盈计划8号"理财产品投资于新股,而非凡理财FOF和基金计划9号均投资于基金。

  在3500多只到期的理财产品中,中信银行旗下有430只理财产品,但表现分化较为严重。有超过10只到期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还有两只产品到期亏损。而中国银行旗下31只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其中有一半没有达到预期收益。中国银行旗下的5只投资于澳元、美元的外汇理财产品——“汇聚宝”系列均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汇聚宝HJB10089-V澳元金上加金(3个月)、汇聚宝HJB10101-V澳元(汇市争锋)(3个月),预期最高收益为6%,但实际到期收益仅为1%,低于预期5%,汇聚宝HJB10100-V美元(汇市争锋)(3个月)、汇聚宝HJB10084-V美元金上加金(3个月)和汇聚宝HJB10055-V美元(汇市争锋)(75天),到期收益均为0.2%,低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1.8%~2.4%。另外,中国银行的中银平稳系列4只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银平稳收益0906期(C)产品(1年)、中银平稳收益理财计划0904(C)(个人)、中银平稳收益理财计划0904(C)(机构)和中银平稳收益理财计划0904(A),到期收益为0,低于预期最高收益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到期的上海银行"慧财"金鑫系列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共有93只,其中竟有67只没有达到预期收益。另外,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旗下,都有多种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为0。

  不少产品投资收益不及定存

  今年10月,CPI同比上涨4.4%,11月,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从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看,能够跑得赢单月CPI的理财产品寥寥无几。据统计,今年到期的35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仅有44只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5%,超过4.4%的,也不到70只。

  其中,于8月5日到期的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尊享7号理财产品T137A(2年),到期收益率达到预期的8.5%,为3500多只到期理财产品中表现最好的一只。南京银行的“聚富2号”稳健级(0813期)金梅花理财产品(18个月)、杭州银行的幸福理财0819期个人理财计划(731天)和中信银行的中信理财之乐投1001期(A款)黄金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94天)紧随其后,到期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8%。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建行财富”莱茵广场理财产品B档优先级(24个月)、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计划2009年第一期产品1(1年)和兴业银行的一篮子商品挂钩人民币投资产品(3年)表现也较为稳定,达到预期的7%以上。

  即便与全年CPI增速比,也有七成以上投资期限在一月以上的理财产品比不上CPI的增速。今年前11个月,CPI同比上涨3.2%,国家统计局称,今年将CPI控制在3%左右,稍过一点的目标仍然可以实现。假设今年CPI在3.2%,也可以发现,今年近3500只到期的理财产品中,除去250只投资期限在一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其余的3244只理财产品中,也只有1060只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了3.2%,占比32%,其余七成理财产品,均无法跑赢全年的CPI指数。

  且不要说跑不赢CPI,就连银行定期存款,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也没能跑赢。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6%,整存整取三个月利率为1.91%,半年为2.2%,一年为2.5%,两年为3.25%,三年为3.85%,五年为4.2%。七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35%。

  像今年到期的129只投资期限为6个月(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只有58只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2%以上,占比仅为45%,其他超过55%的半年期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比不上银行半年定存的收益。今年到期的8只2年期的理财产品多数表现也较差,除了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尊享7号理财产品T137A(2年)、徽商银行的九越理财铜都建设(三期)人民币理财产品(2年)和工商银行的2008年第13期"理财金账户"专属个人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型(2年)达到预期收益外,其他5只到期的两年期理财产品,均大幅度低于预期收益。其余的5只2年期产品均系中信银行推出,表现最好的一只年化收益率还不到2.4%,有的则出现亏损。

  理财产品跑不赢CPI已成常态

  此前,投资理财产品蒙亏的情况多次见诸报端,甚至有投资者向监管部门投诉,质疑其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涉嫌信息披露不明,超募、放大操作风险和违约等情况。此前,中信银行在2007年发行的一款“蓝筹计划2号”理财产品,就遭到多名投资者的投诉,该理财产品宣称“新股申购获取稳健收益,低风险投资收益积累安全垫,充分锁定下跌投资风险”;“蓝筹股票获取超额收益,恒定比率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积极追求增值投资机会”。该产品的投资期限为2年,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6%,但在一个月内,该理财产品便亏损超过10%,到期亏损4%以上。投资者认为,中信银行如果能真正按照上述约定去投资操作,该产品的业绩表现就会比较稳定,不可能出现第一个月亏损超过10%的情况。

  注册财务策划师林丽萍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跑不赢CPI和定存都“很正常”,而且素来如此,不过出现亏损应该只是个别极端的情况。在她看来,银行理财产品向来投向都很不明确,产品的宣传和说明,很少有客户能够看懂,而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却五花八门,有夸大宣传的意味。银行理财产品很少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说白了,目的就是为了收取手续费,从市场圈钱,尤其以外资行更甚。出现了亏损的情况,除了保本类型的理财产品外,一般都是由投资者自己买单。作为业内人士,她表示自己也不会把钱投资在银行理财产品上面。

  像民生银行旗下的投资基金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达50%,中信银行旗下的几只投资新股的2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在20%多到30%多,这在她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林丽萍质疑,像一些新股上市即破发,怎么可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今年基金表现也很一般,投资于基金的理财产品,也不可能获得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更多是在赌博。

  林丽萍称,一年期理财产品一般有两种投向,一是投资债券等有固定稳定收益的,二是投资新股、外汇挂钩和利率等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这些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能达到5%已经比较理想,能跑赢定存就已经很不错了。作者: 詹丽冬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