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黑龙江省中国银行800亿元惠及黑土地

2010年12月16日 15:47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省中行全力支持我省重点项目建设,“输血”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利用强大的海外机构网络和外汇资金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截至目前,省中行累计发放贷款已达871亿元,成为支持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金投重点 项目有支撑

  近年来,我省大项目建设牵动了社会各界的神经。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全面介入我省大项目建设,省中行从源头支持大项目,重金投重点,在我省大项目建设中身影频现。2009年,中国银行总行与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确定了中国银行支持我省大项目建设的总体战略,省中行配套服务随之展开,信贷积极,扶持到位。

  自2009年起,省中行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新增贷款80亿元,为省电力等能源企业贷款新增28亿元,为江湾工程等民生基础设施改造贷款5亿元,为清河湾、大庆萨中等棚户区改造贷款10亿元,为地铁工程贷款5.4亿元等。近两年,中行还为风力发电贷款20亿元,先后投建了虎林、海林、依兰等多个风力发电场,提高了我省清洁能源比例,支持低碳环保项目,调整经济结构。

  进军农村金融 创新服务产品

  为支持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近年来,省中行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模式,调集优势资金,配备高端技术人才,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行长杨红光更是多次亲赴各地区和垦区开展涉农业务专题调研,寻求支农业务切入点,制定支农业务发展方案。近年来,省中行为我省大型水利工程改造和进口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提供1亿美元现汇贷款,为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授信28亿元,为农业生产化肥、化工、农药等企业贷款27亿元,为垦区24个农场移居还耕贷款10亿元,为垦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司建设提供授信30亿元,为北大荒米业等贷款38亿元用于粮食收储与深加工,为完达山乳业等贷款5亿元用于奶制品收购与加工,为雨润集团、大庄园肉业等肉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5亿元……一系列直接便利的金融服务,有力保障了我省农业生产。

  省中行还充分利用传统的资金和国际结算产品优势,为涉农客户量身定做套餐式金融产品服务,如为九三集团进口大豆定制“内保外贷”业务产品;利用海外机构网络和外汇业务资源优势,支持北大荒等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到俄罗斯、巴西等开办域外农场或租地生产。同时,为了方便农户贷款,省中行专门面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等农村产业链的个体经营户开办了“益农贷”。今年以来,省中行累计为涉农企业各类资金支持近200亿元,目前贷款余额为72亿元。

  支持“走出去” 保障遍“海外”

  近年来,中国“走出去”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形成了以对外工程承包、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境外上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多种形式并重的格局。针对这些新变化,作为以外贸外汇业务为优势的银行,省中行依托自身广泛的海外机构网络及全球代理行网络,设计了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及个性化高端金融产品,努力扩大为企业服务的地域。

  中行积极支持黑龙江天狼星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在俄罗斯电站技术和设备输出承包工程项目,结合企业业务需求帮助提供服务方案,成功为其开立1.8亿欧元预付款保函。今年,为解决企业境外融资难的问题,中行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海内外分行联动优势,为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开立近1亿美元的“内保外贷”融资类保函。为了配合哈尔滨电站工程公司“走出去”战略,在该公司印度喜来雅水电项目及满汉水电项目论证期间,中行委派专人积极配合,并对合同内容、信用证条款等给予专业化建议。截至10末,省中行国际结算量达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巧做“小”文章 畅游新“蓝海”

  有专家预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或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下一片“蓝海”。省中行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尤其是依托中行的集团服务、混业经营的优势。今年5月,省中行成立了专门服务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并创新现有的公司信贷运作体系,开发推出一套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的全新业务操作模式——“信贷工厂模式”,采用合理、简化、标准、端对端的“流水线”运作和专业化分工,在7~10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中小企业贷款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满足了中小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

  按照这种模式,中行为鹤岗地区10户大米加工企业采取五户联保方式批量贷款,贷款金额近2亿元,为佳木斯、鸡西等地中小型农场贷款6.9亿元。自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成立后,各项业务取得较快发展,截至11月末,省中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6亿元,较年初纯增60亿元。(田家振 李萍 记者李播)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