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货币政策:2011年继续在进退两难中寻求突围

2010年12月20日 08:43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美国启动印钞机器等外部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国作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使很多身处其中的金融机构品尝到了多种“滋味”,也让我们这些“守望者”深感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不寻常的变化。年末,我们特别策划了《2010中国金融印象》系列稿件,以独特的视角重温2010年金融领域的进与退、得与失、喜与怒、哀与乐。

  纵观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始终面临“两难”抉择。一边是国内通胀压力不断显现,另一边加息将增加“热钱”流入。面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双重性”问题,2011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在进退两难中寻求突围。

  喜忧参半

  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0.6%;体现经济活力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出现上涨……

  不过,连续两年的大量信贷投放也带来了新一轮的资产泡沫和金融动荡。2010年,我国新增信贷目标缩减到7.5万亿元,同时将M2(广义货币)目标设置为17%左右。尽管管理层严控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但今年1-11月份累计新增信贷已达7.46万亿元,离年初预定的7.5万亿元仅剩400亿元。今年的信贷在年初呈现与2009年很相似的“洪峰”之后,自5月份新增信贷余额就开始进入5000亿-6000亿元区间的稳定增长期。但与通常第四季度新增信贷额明显下降的情况不同的是,第三季度开始出现的紧缩预期令信贷需求因提前释放而突然增加。多数人士预测,全年新增信贷突破年初预定的7.5万亿元目标已无悬念。

  在货币供给方面,“货币超发”成为2010年的关键词。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前11月,M2共增加超过30万亿元。有专家表示,我国的货币供应一直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这个问题在今年引起重视,政府开始主动收缩流动性,但在目前这个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快速收缩流动性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流动性总体仍较为宽松,2010年全年M2超出17%的目标大局已定。

  矛盾重重

  2010年货币政策的最大关键词就是抗击通胀。今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同时,央行还在公开市场上控制市场流动性。

  在价格工具方面,今年欧美日三大经济体仍实行“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央行在进行通胀预期管理时,“加息”很可能造成境内外利差扩大,进而引发热钱流入。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让加息迫在眉睫,央行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近三年来首次动用加息工具,表明其收紧流动性、抑制通胀的决心坚定。

  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有所加剧,央行在6月19日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意味着央行退出2008年9月起实行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自“二次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约2.4%,而人民币升值预期正在令“热钱”伺机而动。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表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回归“稳健”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注定不会平淡,发改委在近期表示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达到8%左右,CPI涨幅将在4%左右,抗通胀形势依旧严峻。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2011年政策基调定为“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正由“危机模式”逐渐回归常态,自2008年9月以来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正式完成了使命。分析人士预测,明年央行在主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时会伴有小幅加息,新增信贷规模将在7.5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缩减,但巨大的货币存量以及仍算不小的新增信贷规模仍会使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同时持续的热钱流入与存款“搬家”现象将依旧存在。 (孟凡霞)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