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明年各大类商品价格涨势线路不同

2010年12月20日 15:3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受美元贬值、劳动报酬提高、生产费用增加等多项成本因素推动,明年中国整体物价水平将继续扬升。预计全年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达到或超过4%;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达到或超过6%;CCPI(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涨幅在10%左右。在整体物价水平走高的同时,不同大类商品价格走势各异。

  农产品类价格易涨难跌

  2010年,国内外农产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初步测算,全年粮食、油料、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涨幅达到或超过10%,远高于同期3%—4%的CPI上涨水平。虽然近期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回落,预计时间不会持续很长,新一年内农产品价格易涨难跌。这不仅因为成本增加,流动性过剩,也来自于供求关系偏紧。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新一轮粮食危机 预计2011年全球库存下降,粮价将进一步上涨,消费者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以更高价格购粮。虽然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充足,但现在农产品价格波动越来越具有全球一体化特征。比如韩国“泡菜荒”就引发了中国大白菜、萝卜价格上涨。

  为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各国政府都会在限制,禁止本国农产品出口同时,加大国际市场采购力度。在此基础上,充裕的流动性转化为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就有可能将粮食及其食品价格推向更高水平。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生产费用增加推动。比如劳动者报酬、机械作业费用、抗灾费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等,都会显著抬高中国农产品成本底部,并最终反映到产品价格上来。今年秋粮丰收后,粮农所以惜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粮价有了提高,但人工、肥料、浇水、电费、打药等各项成本也有提高,盈余并不多。预计2011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有增无减。

  推动国内农产品成本上升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物流距离的扩大。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将是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大中城市聚集,各种农产品的物流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占地越来越多,城市周边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从而使得城市供应距离越来越远,达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有时一些农产品的流通费用接近或是超过其生产费用。

  由此可见,主要受到以上两个方面成本持续提高的支撑和推动,预计2011年全国农产品价格易涨难跌,平均涨幅继续超出CPI水平。即使有些农产品供求关系平衡,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在主要农产品中,蔬菜因为不能大量储备,劳动密集性最高,更容易遭遇极端灾害天气冲击,预计其涨价幅度不会低于上年。国内粮食、油料、棉花、食糖、肉类等产品储备,经过2010年数次抛售之后,库存相对薄弱。如果遭遇严重灾害天气,有可能引发价格较大波动,应当予以防范。

  另一方面,农产品构成食品基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国家调控力度较大,控制能力较强,因此整体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暴涨。

  矿产品类价格高位运行

  石油、矿石、煤炭等矿产品价格整体走高,也是2010年物价扬升的“领军”角色。其中国内铁矿石同比价格涨幅超过60%,煤炭超过20%,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也由2009年下半年的50美元/桶下方,跃上了80美元/桶。其他稀土金属、有色金属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一些利多因素的存在,并且持续发生效应,预计新一年内各类矿产品价格将高位运行,甚至进一步上涨。国内外市场行情的短期回落调整,不会扭转这个趋势。预计2011年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达到或超过160美元/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出80美元/桶,铜、铝、锌、镍等有色金属价格和稀土金属价格不排除再创历史新高可能,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11年矿产品类价格高位运行,除了美元贬值所引发的进口成本高企外,还在于环保、安全、资源占有等费用的增加。如果新一年内开征环保税,煤炭资源税提高,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矿山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等。上述费用的“补涨”,无疑会抬高中国矿产品的成本底部,最终反映到矿产品价格上来。

  最后是脆弱的紧平衡供求关系。2011年内,中国、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得所有矿产品需求都很旺盛。而从基础原材料供应方面来看,则受到了矿藏、节能减排、世巨头垄断、各国保护政策的较多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意外因素出现,比如大的地缘政治事件,限制或禁止出口等,都会导致脆弱平衡关系打破,推动价格上涨。

  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大量资金进入铁矿石领域,2011年全球铁矿石市场将出现供求关系“拐点”,进而导致价格下跌。这是不对的。且不说即使供大于求,但因为美元的贬值大趋势,铁矿石价格也难以下跌。而且新一年内是否真的出现供大于求?也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2009年中国超量进口铁矿石,国内库存雄厚不同,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出现下降,库存较为薄弱。如果2011年上半年印度完全禁止铁矿石出口,或者是出口量急剧下降,而国内粗钢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届时有可能出现铁矿石行情的较大波动。有关方面都要高度关注,未雨绸缪。

  投资类产品价格成本支撑力度增强

  这里所说的投资类产品主要是指钢材、水泥、玻璃等产品。虽然这类产品的产能过剩,抑制价位上行。但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涨,将使得其销售价格受到强力支撑。据中钢协对75户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企业实际采购成本中,炼焦煤同比上涨27.21%,喷吹煤上涨15.05%,冶金焦上涨12.34%,国产精矿粉上涨29.35%。

  综合测算,前10个月钢铁企业炼钢生铁的实际制造成本仍比上年同期上升21.22%,呈现逐月攀升态势。预计2011年内钢铁企业原材料成本继续提高。比如,2010年中国钢铁企业使用的铁矿石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2009年超量进口的低价铁矿石。而新一年内,这个因素不复存在,中国钢铁企业将面对完全高价的进口铁矿石,显著提高了原料成本。

  推高投资类产品的成本力量,还有来自于环保、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如果2011年开征环保税,这些行业将首当其冲。如果这些行业因为节能减排而被限制生产,供求关系改善,也会推动价格上涨。

  在需求旺盛与成本提高的双重力量拉动下,中国钢材价格水平将三年登上三个台阶。其中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在相继跃上3000元/吨、4000元/吨两个台阶以后,预计2011年内将会冲击5000元/吨关口。同样,水泥、玻璃等行业产品价格也会稳步向上。

  机电类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整体形势不错,机械装备、工程机械、汽车、造船、家用电器等发展超出预期。预计2011年机电行业保持产销两旺,价格扬升格局。

  在这个大格局之下,不同机电产品价格涨幅存在差异。受到环保投资、交通建设投资、矿山开发投资、农业生产投资大幅增加影响,各类环保机械装备、工程施工机械、新能源装备、重型车辆、农业机械极其配套大马力柴油机等产销两旺,其原料、工资等成本增加因素向价格传导通道较为顺畅;而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因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成本向价格传导比较迟缓。

  纺织类产品价格水涨船高

  这类产品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并且出口依赖程度很高。2011年可能面临的更为严峻出口形势,对其销售价格形成打压。另一方面,普遍提高的棉花等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和其他成本因素,也会迫使全行业整体涨价。

  据有关资料,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普遍增加成本在2成以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加薪幅度高达14%,珠三角、长三角企业提薪幅度甚至达到了20%。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率,企业提高产品出厂价就成了主要手段之一。当然,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之下,这种涨价较为谨慎,缓慢,滞后,成本压力也不能完全传导。

  必须注意的是,随着该类产品新产能竣工的减少,国内消费能力扩大,该行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其成本对于价格的推动力量也会逐步增强。最近,国内布料、服装价格全线上涨,已经显示了这方面的迹象。预计2011年这种成本推动力量进一步增强。

  贵金属价格强劲上行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走势,与美元及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关系密切。预计2011年美国还有可能实施新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由此引发世界多数国家货币的竞相贬值。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等贵金属将会成为最重要的避险领域。

  受其影响,2011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有可能达到1500美元/盎司,甚至更高,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逼近2000美元/盎司。国际市场黄金、白银价格的强劲上涨,对于国内贵金属整个产业链条,从最上游矿石开采、金属冶炼到下游加工产品价格都是一个很大刺激。

  房地产价格难以大幅跌落

  现在有观点认为,因为大量楼盘供应量的集中体现,2011年中国房地产价格将会出现深幅跌落,北京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甚至下降40%。还是因为成本增加的支撑,这个局面难以出现。

  中心城市房地产价格高企,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情况。在中国,土地实际上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用地拆迁成本急剧攀升,建筑材料和施工费用大幅增加,政府所征收税费也难以下降,加息后资金占有成本的增加,“热钱”大量涌入,原有城市居民住房刚性需求,以及合理引导人口流动考虑,都会使得2011年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维持高位,40%的跌落幅度几乎没有可能。

  虽然近期内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郁,成交清淡,但这只是暂时的。当然,在有关部门大力调控之下,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短时期内也不会出现暴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陈克新)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