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评论: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2010年12月28日 10:36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面对风云变幻的2010年国内外金融形势,中国的货币政策由“危机政策”走向“正常化”,“稳健”成为货币政策的中心词,来年,实施货币政策如何把握“稳健”力道?日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强调,“要深入理解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必要性”、“要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人民银行将统筹协调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贯彻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来稳定经济增长,我们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并未完成,经济增长尚缺乏持续的增长动力,但同时考虑到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归于稳健是必然之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压力不断加强,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其最大意义在于货币政策正式告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三个重要任务,即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防范通胀。现阶段看这三个方面任务,通胀问题尤为突出,CPI继9月份达到3.6%之后,11月份又达到5.1%的年内新高,稳定价格控制通胀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防通胀将会是明年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内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依然较好,未来仍需强调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致力于通胀预期的防范和治理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调整结构和管理通胀三者之间的平衡。

  来年如何量化到具体指标上?郭田勇预计,在稳健货币政策导向下,明年银行信贷可能会压到一个比今年还要低的量,预计6.5万亿元至7万亿元。另外,货币政策的执行主要看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动性的状态,目前我国货币总量的增长还是偏高,去年M2达到30%以上,10月份M2仍为19%以上,如此高的M2说明存在投资冲动,易给价格和资产带来泡沫隐患,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使M2增长速度回落到正常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让货币环境正常化,因此明年广义货币M2的预期增幅可能回归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也就是16%左右。信贷预期投放量应小于今年实际投放量,但由于要做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的衔接,加之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明年预期投放量最低应不少于7万亿元。”

  我们注意到,央行此前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方面发展热情高,基于流动性偏多之上的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必然较大。为做好下一阶段宏观调控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来年,货币政策工具又该如何出手?就我国目前而言,虽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但是经济并未过热。因此,来年的货币政策存在着一个较难的拿捏度,一方面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碍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8.5%,负利率以及加息预期增强又使央票发行遇阻。

  对此,郭田勇认为,稳健也意味着汇率、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空间将不断加大。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可打开数量型工具作用发挥的空间。但考虑到价格工具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广度,为减少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副作用,可以在整体提高利率水平的基础上,采取非对称加息。而在数量型工具上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信贷指导,保证信贷供给与经济结构调整匹配。同时,还可考虑采取一些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率和效果。此外,倘若明年通胀水平管理存在困难,同时货币政策又受到一定制约,再加上输入性通货膨胀冲击,那么汇率政策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同时,我国长年的经济增长与巨额的贸易顺差,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过汇率政策的适当变化来缓解这种压力也是有必要的。应当借此契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最终减少我国经济政策所受到的外部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

  巴曙松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可能优于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在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情况下,大幅加息很可能吸引热钱流入。不过,巴曙松也表示,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时,不排除央行会通过一定的加息来缓解负利率。他认为,明年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将有利于减少输入型通胀压力。谷秀军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