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助推基金创新产品丰富交易策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期指助推基金创新产品丰富交易策略
2010年05月27日 18:46 来源:期货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指期货在基金投资中应用广泛,将极大地丰富基金的交易策略,对基金的产品创新和产品设计产生推动作用。”在22日于杭州举行的主题为股指期货投资策略、工具与风险管理的“投资基金50人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如是认为。

  此次论坛由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新湖期货和湘财证券共同承办,来自中金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湘财证券、新湖期货、台湾凯基期货以及大成、嘉实、宝盈、富国、汇添富等基金公司的专家齐聚一堂,就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基金产品设计、交易策略、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股指期货对基金业发展影响深远

  “股指期货在基金投资中的应用涵盖了套期保值、现金管理、战术性资产配置、保本基金提高参与率、合成指数基金等多个方面。”嘉实基金结构投资部总监、嘉实300基金经理杨宇表示,有了股指期货以后,指数基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杠杆,以少量的资金模拟指数表现,作为持有股票的补充,从而既满足持有一定比例现金的规定,又能完整地模拟指数走势。

  “股指期货将会促进股市波动率迅速下降。”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袁建军认为,美国的对冲基金在1998年以后迅速繁荣有其深刻的背景——美国股市在1978年至1998年期间从1千点涨到1万点,但从1998年至2007年仅涨了30%,已经无法给机构投资者提供足够的回报,这加大了机构投资者对杠杆的使用。由于宏观层面的变化,未来国内股指的波动幅度也会大幅下降,在这个时候推出股指期货非常重要。

  袁建军认为,有了股指期货,未来基金公司投资模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像2006年那样,只要买对股票就能轻轻松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数与会专家认为,股指期货将在基金未来的创新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合成指数基金、合成指数增强基金、保本型产品(CPPI)、绝对收益型产品、可转移Alpha产品、股指期货套利产品、130/30多空策略产品、挂钩收益产品等方面的应用。

  对于股指期货工具的使用,易方达深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经理林飞认为,规模较大的公募基金的需求会相对更强,同时,一些跨市场、跨交易所的产品也可以利用股指期货迅速实现资产配置。

  “虽然美国公募基金运用期指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国内公募基金对股指期货的需求应该比海外成熟市场更强。”林飞说,这是因为利用股指期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公募基金目前所面临的一些矛盾,比如系统性风险对个股波动影响占比较大与价值投资理念的矛盾等。

  凯石投资公司总经理陈继武则认为,对于私募而言,股指期货可以丰富其产品链,过去私募所追求的绝对收益目标在有了股指期货以后将可以实现。

  期指推动指数类基金和ETF产品更大发展

  从全球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看,股指期货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指数型基金的发展空间。“股指期货上市后,对基金产品特别是指数类产品和ETF产品的运作将产生较大影响。”林飞表示,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已经对ETF市场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促使ETF的交易活跃程度大大提高。以深证100ETF为例,目前其每天的交易额在8—10亿元,比股指期货上市前放大了50%以上。二是原来股指期货上市前ETF的折溢价基本覆盖了ETF套利的相关费用,但现在经常会出现阶段性折溢价较大的情况,为ETF套利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三是ETF市场的整体规模在股指期货上市后明显扩大,这主要与期现套利行为有关。此外,林飞表示,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大大丰富了ETF高频交易的投资策略,如原来ETF高频交易只能做单边向上的短期趋势,有了股指期货之后就可以做双边交易。

  “股指期货将促进市场中性产品的发展。”杨宇认为,最近一种趋势较为明显,即随着α的β化,越来越多的策略指数基金开始出现。α和β分开以后就是市场中性产品,如果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掉β市场风险的话,就可以把α提取出来,这样就可能大大降低投资组合表现和市场涨跌的相关性。杨宇表示,股指期货还将推动130/30基金等创新产品的发展,130/30基金是在传统股票型基金的基础上,通过股指期货放空或者融券放空,实现α的增强。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