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资金出现紧张 资本流动中的猫鼠游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系统资金出现紧张 资本流动中的猫鼠游戏
2010年06月13日 17:07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从低位大幅上升,银行系统资金出现了一年以来的紧张。短期因素可以归结为,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造成了资金供给的问题。但是持续因素也不能不引起重视,那就是银行持续放贷冲动一直没有从主观上有效遏制。虽然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行政指导政策来控制和干预银行信贷的资金流动,银行也通过高息揽存、资本金融资等方式防范资产风险,但人们没有关注到的是,贷存比始终处于高位,这说明放贷对于银行来说依然是第一目标,融资作为防范风险的手段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目前银行间资金的所谓紧张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随着主要大型银行直接融资完毕,银行放贷冲动一定会再次兴起,最快在8月中下旬就可以见到一些蛛丝马迹。

  由于官方利率始终没有做出调整,而在此基础上控制整体资金流动,即所谓的“紧信贷、宽货币”情形,必然出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形成比较大差距的情况。受到银行特殊关照的信贷授信利益团体完全可以利用这种优势进行利率套利活动,期间社会财富必然向这一群体流动。在民间被套上高利贷枷锁的一方,必然寻找比较刺激的逐利方式,追寻财富升值。因此我们看到在这期间,在很多市场上出现明显的投机活动。实实在在的通货膨胀、扭曲的银行利率、信贷身份歧视是社会资金“按下葫芦浮起瓢”乱象症结所在。

  政府通常总是希望能够控制社会资金流动的方向,并且社会资金越听话,政府会越满意。可是社会资金流动在现实中往往表现得十分“放荡不羁”,难以让政府满意。我们常常用来描述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一放就活,一管就死”这个经济怪圈现象,实际上就是资金控制与流动的博弈特点。随着社会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力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或者说管制不那么有效。更确切地说,控制一方的控制成本,以及过于严厉、过于频繁的政策出台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可能超出控制一方预期的承受力。这种抗衡同时也改变了控制与流动之间博弈的不对称性,换句话说,流动一方越来越有发言权,对控制一方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是采取对抗性博弈,还是采取合作型博弈?控制一方面对新形势如何判断才是未来的关键。

  垄断产品价格在悄然上行,公共服务价格也在伺机上调。资源税率调整也属必然。政府希望通过这些形式强制回收泛滥的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一些波动比较大的市场,如农贸市场也面临着重新管制,打击流动社会游资情况。但“聪明”的社会资金可以用撤离、躲避、用脚投票方式,在资本市场上抗拒“圈钱”行为。但是更多的让市场“无奈”的社会资金都在抓住每个可以套利的品种大肆投机。实际上,资金控制与资金流动正在上演一场“猫鼠游戏”。

  (张寅 作者系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员)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