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份额改革或取决于全球经济走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IMF份额改革或取决于全球经济走势

2010年06月28日 08:5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G20多伦多峰会前夕,中国提出应继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敦促在11月份 G20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的诉求。

  去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上,各国首脑同意把发展中国家在IMF的份额提高5%。这虽然比“金砖四国”提出的7%略低,但若能落实,也将切实增强发展中国家在IMF中的发言权。

  份额之争

  “IMF份额改革的关键在于美国是不是愿意放弃部分超重权。以往的份额改革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占比降低、转移给发展中国家,美国的份额一直没变。”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这一看法与欧洲国家的立场有相似之处。西班牙财长萨尔加多今年4月曾表示,欧盟内部的共识是,IMF份额改革应当是把份额从“被过分代表”的国家转移到“代表不足”的国家。她指出,份额改革并不是简单地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如今美国在IMF拥有17%的投票权。按IMF的章程,重大事项需85%以上投票支持,17%的投票权保证美国对重大事项拥有否决权。“IMF份额改革的关键是美国能多大程度上容忍多元化。IMF多元化过程在本轮危机前就已经开始,但进展缓慢。”丁剑平表示。

  次贷危机席卷发达国家,并最终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后,中国以雄厚的外汇储备、经济迅速反弹并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等方面的表现夺人眼球。“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势头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来看,中国的份额进一步提高都是有必要的。”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表示。

  然而郭田勇也指出,发展中国家想要提高份额并不容易。“美国不愿低于15%,不愿失去否决权。”份额改革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美欧之间还存在诸多争论。

  中国诉求

  作为“灾后重建”讨论主战场的G20峰会,自2008年11月的华盛顿峰会始,就将IMF改革列为主要议题。去年9月的匹兹堡峰会在这一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各方协调同意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增加5%的份额。但具体如何分配尚未敲定。

  G20多伦多峰会召开前,中国代表团特别邀请中方有关官员与媒体见面,介绍对本次峰会主要讨论议题所持立场。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表示,中方希望能在G20首尔峰会前,为IMF完成新一轮份额改革注入政治动力,兑现匹兹堡峰会的承诺。

  那么IMF份额改革能否在首尔峰会前敲定呢?丁剑平比较乐观:“既然之前已经宣布2011年前完成改革,那么应该能按时完成。”郭田勇则指出,目前二次探底的担忧成为G20各方最担忧的问题,而G20首脑们肯定最关心眼前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IMF份额改革能否成为首尔峰会最重要的议题,取决于世界经济的走势”。

  两个瓶颈

  除份额改革外,G20还启动了有关IMF机构、功能设置的多项改革。例如,IMF设立了弹性信贷限额(FCL),旨在帮助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的经济体更容易获得IMF援助贷款。

  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危机的深化,IMF连续向冰岛、乌克兰、匈牙利以及更多国家借出资金。IMF有官员称,如果没有新增的资金,IMF的资金将难以挨过2009年。这迫使G20尽快商讨对IMF进行增资。

  尽管IMF在危机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其影响力和作用,但IMF的改革仍未触及本质。自冰岛始,IMF提供贷款时仍附加许多政治条件,紧缩的宏观政策建议令接受贷款的国家苦不堪言。

  “IMF一向在贷款中附加紧缩条款,这种约束并不能解决冰岛、希腊等国的问题。此次虽是全球性危机,但各区域程度是不同的。IMF应当能够根据地区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咨询和援助。这取决于IMF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多元化,并从制度上确认多元化。”丁剑平表示,“IMF的改革有两个瓶颈,本位货币的确定和美国愿否让步。这两个问题不解决,IMF的改革无法让其发挥真正意义的作用,只能局限于监督、建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咨询和应急贷款等功能,关键职能没法执行。” (王慧卿)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