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纪委书记培训打破分级 凸显中央反腐决心(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新一轮纪委书记培训打破分级 凸显中央反腐决心(2)

2010年07月05日 07:4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此次培训再次明确反腐的第一重点对象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说土一点儿就是权力部门,包括一把手

  “腐败问题滋生有着多方面原因,‘贪腐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狡猾,不少地方纪委深感疲于应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纪检干部告诉记者,时下反腐败工作,尽管各项反腐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文件也在不断健全,反腐舆论更是形成了“人人喊打”的有利态势。但有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中纪委的足迹到哪里,哪里的反腐工作就会出现势如破竹的态势,凡中纪委下地方办案,贪官都闻之胆战心惊。相比之下,反观一些地方纪委,却似乎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

  “个中原因,当然不能全怪地方纪委,但事实是很多地方的纪委干部在反腐工作上思想存有顾虑、无法放开手脚。”这位纪检干部说。

  那么,这个问题是否是9天的培训可以扭转的?

  “不论怎样,首先这样的集中培训有利于统一思想,把这些市级纪委书记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其次,集训过程中各地级市纪委书记汇聚一堂,有利于在横向上加强各地区之间纪检工作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之间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另外,这种集训由中央部委的领导、专家来讲授课程,对地方纪委书记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毛寿龙这样阐述大规模集训纪委书记的意义。

  据了解,在集训过程中,各种重量级的人物相继登场,他们带来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不仅有工程建设领域的反腐形势和要求等纪委的本职业务培训,还有多门课程涉及政治、经济和外交等不同领域。

  “这次培训让我再次明确反腐的第一重点对象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说土一点儿就是权力部门,包括一把手。”江西省新余市纪委书记杨小华说。

  杨小华曾总结过腐败发生的主要领域,重点部位是土地、水利、交通等,关键环节则为工程招投标、人事运作、决策过程、大量资金拨付和使用等方面。

  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培训,也是此次市级纪委书记培训的重要内容。6月20日,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在培训班上作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专题报告。

  民众通过信访、检举等方式反腐,容易造成知道的人没有权力办案,有权力的人又不知道的局面

  “如何用好网络”进入纪委书记培训班课程的消息一经发布,迅即引起社会关注。实际上,在此次培训班上,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局局长李伍峰主讲的网络发展讲座是应学员事先要求开设的。李伍峰讲到了“微博”、“搜索”,还有“凤姐”、“偷菜”等网络现象。

  据了解,写在纪委书记们课程表上的题目叫“应对互联网挑战做好网络宣传工作”。

  汪玉凯认为,我国的反腐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体制外的反腐力量异军突起,尤其是网络反腐,但有些纪检监察部门官员的观念可能还不适应,认为“网络举报连名字都没有,怎么能相信”。

  对此,毛寿龙指出,网络反腐是一种新生事物,过去社会民众通过信访、检举等方式与腐败作斗争,很难取得成效,而且容易遭受打击报复,造成知道的人没有权力办案,有权力的人又不知道的局面。网络反腐可以达到民意直达的效果,并且对举报人的保护也更到位。而且近年来有多起因网友揭发而曝光的腐败案件,反响比较大。

  “我们的纪检干部必须了解这一新的情况、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毛寿龙说。

  对于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腐,是比较成功的,他们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关注

  这次集训的讲课者,除了中央党校本身的党建教授,也不乏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发改委甚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党政部门的领导。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主讲人,是香港廉政公署社区关系处(社区处)处长穆斐文。在廉政公署中,社区处与执行处、预防处并列,分别扮演着社会教育、重拳出击以及防患于未然的角色。

  香港廉政公署专员汤显明曾表示,廉政公署之所以成功,关键有完善的法制及执行体制,尤其重要的是廉政公署的独立性。

  而各位纪委书记对于香港廉政公署的经验,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纪委书记将其总结为“独立和前卫”、“对法律程序的执著追求”和“对腐败的零容忍”;但也有纪委书记认为,因体制差异,纪委工作不独立,很难同级监督。

  “香港廉政公署的经验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我们也一直比较重视。香港有儒家文化的传统,也有英国的法治精神,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大的腐败问题。香港的法制比较完善,但是在法制之外,有一个行政性的反腐败的有效机制。在相对来讲不是很民主的时代,反腐是比较成功的。又是搞市场经济,跟内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他的很多经验可能值得我们关注。”毛寿龙说。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