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枪爆问题突出 公安部要求消除涉爆物流通之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地方枪爆问题突出 公安部要求消除涉爆物流通之源

2010年07月30日 08:4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28日至29日,全国涉爆涉枪重点地区现场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这是继6月13日、22日公安部两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专门针对重点地区涉爆涉枪集中整治行动的再动员、再部署。

  公安部治爆缉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治安管理局局长刘绍武用两句话描述了当前全国涉爆涉枪安全管理形势:“总体上看,当前枪爆安全管理形势基本平稳。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涉爆涉枪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犯罪更加隐蔽

  后台老板不具体参与

  6月21日1时40分许,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井下发生一起炸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49人遇难、26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该矿为乡镇煤矿,2008年被批准由6万吨/年技改为9万吨/年。至今年6月6日,该矿采矿许可证等证照均已过期,已被确定为关闭矿井。初步分析,事故是因为该矿非法组织生产、私存炸药发生爆炸引发的。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河南省焦作、洛阳等地先后发生7起因非法制贩雷管、非法储存爆炸物品引发的爆炸事故,共造成66人死亡,38人受伤。

  通过对涉爆案件分析,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程德民认为,非法买卖、储存、使用爆炸物品的犯罪人员多为非法矿主、从业人员或其亲朋,利益链条较为紧密。非法制贩、储存爆炸物品的犯罪主体结构趋于团伙化、专业化,“上线”、“下线”之间均为单线联系,后台老板根本不参与制作、储存、运输等具体环节。

  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士良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持续打击涉爆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犯罪分子在传统涉爆重点地区无法生存的形势下,渐渐呈现出由重点地区向非重点地区、由矿区向平原、由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向人员相对集中的城郊、农村转移的趋势。

  点多线长面广

  多因导致民爆物难管

  2009年,福建省龙岩市的新罗、上杭、永定等地接连查获3起非法制造炸药案件,犯罪嫌疑人用来制造炸药的材料均非国家严格管制物品,而是在普通化工和农药化肥市场均可购得。

  “制作爆炸物品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难度。”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张洪德坦言。

  “此外,爆破作业现场民爆物品动态监管难度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张洪德说,民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后,爆炸物品从生产厂家到使用单位库房的流向登记清晰准确,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但爆破作业现场环节却成为管理盲区和“软肋”,屡屡出现问题。爆破员凭电子卡从单位库房或配送车将爆炸物品领出库后,爆炸物品的使用、清退全部由领取人自己操作,容易流失。

  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董家禄则用“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点多、线长、面广”来形容云南涉爆工作面临的复杂局面。

  根据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作业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为打击涉爆犯罪提供了立法保障。但董家禄认为,与条例相配套的相关规定滞后,制约了对爆破作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

  源头综合治理

  消除爆炸物需求“黑市”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全保卫工作,深入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来自公安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发生爆炸案件同比下降9.8%。

  但进入6月以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大涉爆案件和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刘绍武看来,不法矿主非法购买、使用、转移、藏匿爆炸物品特别是私制爆炸物品,始终是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更是造成爆炸事故多发高发的祸害源头。

  刘绍武说,各地特别是涉爆重点省区公安机关要将防范关口前移,积极协调、配合、支持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煤矿监察等部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源头治理,落实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查处打击盗采国家矿产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对非法爆炸物品的需求,有效铲除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的土壤,从源头上消除爆炸物品需求的“黑市场”、流通的“黑渠道”、制造的“黑窝点”。本报记者赵阳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