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反扒志愿者抓小偷反被抓 事件双方各执一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民间反扒志愿者抓小偷反被抓 事件双方各执一词

2010年08月04日 04:5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底,一篇名为《民间反扒力量惨遭陷害 十年反扒英雄一朝含泪放弃》的帖子悄悄出现在天涯论坛上,点击率至今已超过10万次。远离是非许久的反扒志愿者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记者打通了帖子主人公“富豪”的手机,对方很警觉,在记者表明身份后才说自己就是“富豪”高晓东,但在交流一段时间后又改口称自己实际上是山西民间反扒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反扒张”。这位从事反扒4年之久的老队员,如今却一筹莫展,刚刚发生的这起纠纷让一些队员心灰意冷。

  文/本报记者李颖

  事件回放:抓小偷反被抓

  根据帖子的内容,记者大致了解了当时事件的发生经过。

  事情发生在2010年5月9日。下午4时多,“富豪”和另外几名志愿者,在火车站南德克士遇到了巡警支队民警赵纪军带领着民间反扒队队长冯黎明、队员胡亮在巡逻。

  几个人正在聊天时,发现有两个小偷在偷一个女孩的包。“其中一名队员喊了一声,制止其盗窃。”小偷没有得手。

  没想到,“其中一个小偷捡起一块砖头拉扯住我们的队员,扬起砖头要砸我们。”

  “为了保护队员不受伤害,我们几名队员上前对小偷进行控制。控制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随后将小偷摁倒在地。前后十几秒,当时看到小偷鼻子有点血迹,浑身是土,身上也没有任何伤痕,后来赵纪军让我们撤离现场。”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5月11日下午4时多。“富豪”接到赵纪军的电话,说他们(冯黎明、胡亮)要领见义勇为奖,叫他去站前派出所做旁证。

  到了派出所,“富豪”却被带到了审讯室。“一位自称陈队的问我5月9日的情况,我如实说了。陈队又问我,你们有没有拿刀捅人家?人家的刀伤从哪来的?我说不知道。他们不相信,把我们手机收走,将我们留在派出所。”

  一直到5月12日22时,冯黎明的家人去了站前派出所,交给民警15000元。“富豪”的家人在外面凑了4000元。两个人暂时离开了派出所。此时距他们进派出所已经过了30多个小时。

  5月13日反扒队员又凑了3000元交给站前派出所民警。

  “5月14日9时,又将我们叫至派出所,给我们拍了照片,输指纹,在空白传唤单上摁了手印。”

  山西民间反扒志愿者 十年至今仍未被收编

  这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冯黎明是山西民间反扒志愿者服务队战斗在一线的负责人,他的反扒经历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也是在他的倡导下,12名司法警校的学生组成了山西第一支反扒队伍,人称“龙城十二少”。

  2006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反扒张”开了一个网站,成立了另外一支反扒队伍。

  后来两支队伍合二为一,成为今天的山西民间反扒志愿者服务队,人数多达五六十人,有一半都是退伍兵。其中一个就是另外一个当事人“富豪”,真名高晓东。

  “他退伍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工作,靠打工为生。他的爱人有一次一天只吃了2碗2块钱的碗坨(当地小吃)。这次交的7000元都是反扒队员凑齐的。”“反扒张”说。

  这并不妨碍他们反扒的积极性。他们每周在太原市扒手出现的各个敏感地带活动,每次活动都有十五六人,分成两组。“以前有过被小偷围攻、打击报复的事情发生。”

  “反扒张”有几条死规定: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方若是失去反抗能力,他们绝不再动手;二、绝对不使用任何器具;三、抓获小偷后,用小偷身上的皮带或鞋带捆绑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

  这次事情后“反扒张”也在反省:“我们一开始都是非常谨慎的,没有出现过大事。但‘老带新’有时难免疏忽。”

  广州、海口等地的反扒志愿者都已经被“收编”,有了合法身份保护。对此,“反扒张”很羡慕:“我们一直在推动,但并没有回应。”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