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去世4年仍“领”低保 村支书:钱是我领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村民去世4年仍“领”低保 村支书:钱是我领的

2010年08月25日 13:0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2日,兰溪读者张先生致电《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1:我是兰溪市黄店镇毛堰殿口村的,我们村里有一个低保户,已经去世4年了却仍然在领低保费。我从民政部门的电脑里看到,被冒领的低保费一共有3000多元,这些钱都被村支书范谷良领走了。

  村民偶然发现,有人已经去世4年却仍在“领”低保

  8月22日下午,在兰溪市黄店镇毛堰殿口村张先生家里,张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一本笔记簿,上面记着一些日期、姓名和数据。

  张先生说:“我的亲戚范永祥是一名低保户,去世于2008年9月。没多久,范谷良就取走了用来领取低保费的存折,理由是‘死后存折要收回’。”

  一直到2009年初,死者的弟弟范永财怀疑范谷良在冒领低保费,便和张先生去黄店镇和兰溪市民政部门的低保系统查询,发现范永祥果然还在“领钱”。

  “我在民政部门的电脑里还发现,另一名已经去世四年的村民范裕康,也还在‘领’低保费。”张先生说。

  据记者调查,范裕康是一位孤寡老人,生前患有重病。

  “村支书范谷良说是帮忙办理低保,拿走了老人的身份证。但直到老人去世,范谷良也没有把身份证还给他,更别说享受低保了。”张先生说。 

  村支书:低保户资格是他死后才审批通过的

  张先生等人在查出此事后,多次向民政部门投诉。最后,黄店镇政府要求范谷良退还了所有被“冒领”的钱,但并未对其本人做出处理。

  黄店镇毛堰殿口村村支书范谷良对记者说,“其实,范裕康在生前并未拿过低保费,低保户资格审批是在他死后才通过的。”

  范谷良承认,在范裕康死后,四年的低保费共约3000元,的确是他领走了。

  “这些钱,其中400元用来补交了通村公路建设费。”范谷良说,“剩下的钱,我一分钱也没有私自占用,而是分别发给了村里的8个困难户。这些都是有登记的,领钱时都有村民的签名,现在名单还在我手里。”

  至于张先生亲戚范永祥死后的低保费,“是由他弟弟代领的,一个季度后就取消了,与我无关。”范谷良说。

  镇领导:核实低保户的工作确实存在问题

  类似的“幽灵低保户”事件,在兰溪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8月23日上午,记者联系了黄店镇分管民政工作的人大副主席鲍庆虎。

  鲍庆虎说,对于毛堰殿口村的事,他早已经知道了。鉴于情有可原,并未对范谷良进行处理。

  鲍庆虎称,在核实农村低保户的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确实存在问题。

  “村民去世后,在火化前需要到民政部门开证明,但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却并未将火化与低保挂钩。我们镇里负责民政工作的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村里自己核实低保户,然后上报给镇里,若村里没有上报,可能就会有冒领的情况发生。” 

  兰溪市民政局: 如经查实,将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

  兰溪市民政局副局长金仕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于冒领、占用死者低保费的情况,如经查实,民政部门将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

  “而且,低保户火化后仍未及时停止发放低保费也是有可能的。”金仕良说。

  原来,在两年前,兰溪市民政局的电脑系统尚未联网,如果乡镇或村里不上报,低保户的死亡资料很难及时掌握。从去年开始,只要死者一送进殡仪馆,系统就会自动弹出死者信息,并取消其低保资格。

  对此,兰溪市民政局局长冯俊也强调,像黄店镇毛堰殿口村这样死后仍然领了近4年低保费的情况,也只此一例。“电脑联网后,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

  本报特约记者 高逸平 本报记者 石磊 文/摄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