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首建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打击犯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长三角经济圈首建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打击犯罪

2010年09月08日 08:5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获悉,以李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在沪批发贩售假发票的线索,并掌握假发票来源于安徽的信息。上海警方利用犯罪嫌疑人李某来沪结算货款之机,一举抓获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赴皖抓捕组在安徽警方的全力配合下,对团伙成员实施抓捕。同时,上海警方得知另一制假成员周某藏匿浙江后,侦破组连夜赶赴浙江,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其抓获。

  行动中,上海警方打掉犯罪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捣毁假发票大型印制窝点两个、储存窝点4个,缴获假发票近240万份。由此全面摧毁了该团伙在沪销售网络,斩断了假发票入沪的一条重要运输通道。

  沪浙皖警方前不久联合破获的这起跨区域特大假发票案件,成为公安经侦部门逐步推进区域警务一体化的良好合作开端。

  9月1日,随着江苏、浙江、安徽、上海4地公安经侦总队总队长在上海正式签订《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公安经侦区域警务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苏浙皖沪公安经侦部门率先在全国公安经侦系统创新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从此掀开了4地公安经侦警务合作的新篇章。

  对此,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评价说,这是一种全新警务模式。对于有效整合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形成区域优势,有力打击犯罪,意义十分重大。

  犯罪类型相通危害互渗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更加迫切。

  与此同时,长三角经济圈“区位环境相似、经济结构互补、经济交流互渗和发展方式相融”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导致区域经济犯罪活动具有更强趋同性,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大背景下,日益呈现出“犯罪主体跨区域性、犯罪形态相通性、犯罪类型共同性和危害后果普遍性”等新形势和新特点,对公安经侦警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程一平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和活跃程度决定了地区经济犯罪规模和犯罪类型,因而,地区经济结构的一体化程度是地区经侦警务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江浙沪地区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的一体化和融合度不断加深,是我国经济发达程度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已逐步成为世界级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科技研发区,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世界级经济带日益成形。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趋势业已形成,但江浙沪经济管理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行政监管存在漏洞,客观上为不法分子利用长三角经济活动的高度一体化,实施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空间,各类跨区域经济犯罪相对突出。”程一平举例说,2008年至今,警方抓获的经济犯罪嫌疑人中,跨区域流动性犯罪所占比例较高,警务一体化建设现实需求十分强烈。

  值得关注的是,苏浙沪经济圈犯罪危害后果互渗。长三角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各类所有制经济并存,众多不同利益主体在跨省市经济合作过程中滋生的跨省经济犯罪,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资本需求旺盛,民间融资活动频繁,部分浙江民企选择在上海设立企业,再到浙江进行民间融资,极易引发集资诈骗等跨省涉众型经济犯罪。

  据分析,当前,长江三角洲经济高度开放,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随着国际航运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在人、财、物等各类经济要素的流转方面,对内辐射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对外接轨亚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市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导致跨省、跨地域乃至跨国经济犯罪必然多发。江苏公安经侦部门负责侦办的世界通公司传销案件,从江苏蔓延至上海、浙江后,辐射全国20多个地区,涉及被害群众达13.5万余人,涉案金额达数十亿元。

  经侦理念相近协作紧密

  “苏浙皖沪打击经济犯罪的工作基础比较好,立破案情况在全国领先,具备率先实现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对《法制日报》记者表示,苏浙皖沪构筑“深度、紧密、直接、便捷、高效”的经侦区域警务合作格局,互惠互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高峰进一步阐释说,苏浙皖沪经侦工作理念相近,均确立了“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形成了“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理念,使得战略部署和工作举措相近相通,是警务一体化进程步调一致、协同推进的重要保障。

  苏浙皖沪体制机制建设框架相似。一是机构设置较完善,省级经侦部门均按照“综合、侦查、指导协作”等功能,设立内部机构;市、县两级经侦机构设立较完备;二是队伍建设具备专业化水平,队伍能力素质较强;三是执法质量水平较高,均建立了完备的执法监督规范和执法监督体系;四是信息化建设较领先,硬件较完备、软件较发达,外部与行政执法、经济管理部门均建立了情况互通、信息共享的渠道。高峰认为,这是确保警务一体化进程中执行力、推进力和规范化到位的决定因素。

  苏浙皖沪常规交流协作相融。据介绍,世博会期间,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牵头建立的七省一市协作构架已涵盖苏浙沪,并建立了联合打击、维稳处置等方面的协同机制。苏浙皖沪公安经侦部门在联合打击、协作取证、情报交流等日常警务工作方面,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渠道。“这些在工作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常态性、长效性工作机制,是苏浙皖沪警务一体化的框架和雏形。”高峰说。

  据了解,这个框架协议立足于长效机制、立足于互惠互补、立足于城际合作、立足于基层实务,以“平等协商、互惠互利、责任共担、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指挥决策有力、信息充分共享、资源高度整合、执法紧密联动、运转快捷高效”为目标,以统一的“经侦警务信息平台”为载体,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推进区域经侦警务一体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务实合作打防区域犯罪

  “长三角警务合作是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对区域警务合作提出的要求,我们有关条线都在进行对接。”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长张学兵说,公安经侦部门区域警务合作是整个长三角警务合作大平台中第一个签约项目,随着信息壁垒打破,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效率提高,将会大大提升4地公安经侦部门维护区域经济安全的能力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水平。

  世博会以来,苏皖沪警方联手破获相关销售假冒世博会特许商品案,便是公安经侦部门务实合作提升打击防范区域经济犯罪的成功范例。

  今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获悉南京路商圈有人兜售假“海宝”,随即与有关部门展开侦查,查明以吴海江为首的跨省制售假犯罪团伙的组织分工及活动规律。同月24日,上海警方在沪苏两地同步出击,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屯假和制假窝点4处,缴获假冒“海宝”近10万件、假冒世博会商标标识25万余件。

  时隔两个多月,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会同相关部门,在安徽警方的大力协助配合下,成功侦破一起特大销售假冒世博会特许商品犯罪案件,在该市黄浦区城隍庙悦园商厦捣毁销售窝点1处,在安徽省天长市捣毁生产假冒“海宝”毛绒玩具的制假窝点两处,查获假冒“海宝”5.36万余只、假冒世博标识两万余件,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孟庆丰认为,苏浙皖沪公安经侦部门积极探索公安现代经侦警务机制的发展新路,首建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应“天时”、合“地利”、顺“人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提供了强大保障。本报记者孙春英刘建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