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15个项目公示接受评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15个项目公示接受评议

2010年09月08日 17:2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1日至10月1日,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入围的15个项目将在法治政府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专家评审意见、社会公众的评价以及实地考察的报告将成为最终评选的依据,项目最终评审结果将在2011年初公布。

  据悉,15个项目中,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组织起草和实施的我国首部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838高票排在第一。

  “中国法治政府奖”是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起设立,是中国第一个由学术机构发起设立,由专家和社会公众依据科学的评审程序和评价标准对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选的奖项。自今年年初发布以来,多个国家部委及部分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提交涉及行政程序、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纠纷解决机制等多个方面的申报项目。

  8月28日,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项目的法治意义、科学性、创新性、推广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申请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经无记名投票,选出了15个入围项目。

  入围项目分别为:1、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部:证券期货市场“查审分离”执法体制;3、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4、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5、福建省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福建泉州工商行政指导实践经验;6、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四川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7、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政府:设立镇(街道)法制办公室;8、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实施行政诉讼绩效考核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9、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全国海关行政复议系统;11、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勤务区工作模式;12、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13、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广州市规章制定公众参与办法;14、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创立行政罚款自由裁量阶次制度;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建设。(蒋安杰)

  9月1日至10月1日,入围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的15个项目将在法治政府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这也就意味着项目虽然入围,但如果百姓在留言板上认为政府造假,那么这个项目最终将被淘汰。“专家评审意见”、“社会公众的评价”以及“实地考察的报告”三个指数会直接影响2011年初最后公布的评审结果。

  客观公正独立的评审原则

  9月3日,北京学院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办公室。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马怀德教授告诉记者,9位评选专家本着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进行评审;评选采用专家打分制,每位专家针对每个申请项目进行打分;专家根据项目情况,主要针对项目对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项目的社会效益性、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可推广价值、项目的创新价值等方面进行打分,单个项目满分者为100分;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计算26个项目的平均分,根据平均分进行排名,排在最后的11项将被淘汰。

  记者:项目是何时启动的?为何要进行法治政府的评奖?

  马怀德:这个项目是从今年3月12日正式启动的,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起成立,当时邀请了一些专家共同参与。

  启动之初,我们的主旨是:这是一个民间的奖项,是由学术机构发起、组织专家评选、公众参与的,对政府在依法行政,建设法冶政府方面有什么创新、创举,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宣传,目的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的能力水平,然后确立一些范本。但是我们不是说对每一级政府、每一个政府机构都要进行评审,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公开征集的方式让大家申报。现状表明,可能宣传工作做得不是特别好,时间也太短,一共有26个单位申报,包括四个国务院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和证监会,有22个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涉及到将近二十个省份,最多的是河南,一共申报了5项。

  记者:申报面不是很如意,那评奖程序如何进行呢?

  马怀德:是的,因为宣传工作不到位,所以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及时参与申报工作。为了确保评审结果的质量,我们确定了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非盈利,我们不向任何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受任何政府的捐助;第二个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三个是评奖坚持中立客观的标准,如果大家确确实实觉得这个项目很好,专家讨论,实地调查,公众参与,就可以评奖。当时确定的就是五个奖项,五个提名奖,所以我们现在初评26个里面评出15个,对这15个再进行终评,年终时,还要淘汰五个。

  严格透明的评审过程

  记者:在具体的评审操作过程中,你们是如何体现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的?

  马怀德:我们这个项目启动之后,申报的各级政府反响非常热烈,有些政府部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像湖南省政府、河南郑州市政府,都是把盖着国徽大印的材料报上来,而且多次电话询问材料是否收到,是否需要补充不足。有些我们是收到申报书之后,才回过头来再去看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创新性、推广价值和科学性。

  这次评审活动3月启动,6月底截止时一共收到26个申报项目。8月24日我们专门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法院,还有社科院、北大、人大、法大、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

  我们这个评审很讲究程序的:每个专家事先要把这26份汇总材料都看一遍,评审开始时,先宣布评审规则,每个专家领两三个任务,然后回到住处,认真地审阅之后提出推荐意见。把材料都看完之后,再汇总到一起,每个专家介绍自己重点看的项目,每讲一个项目大家都参与讨论,并且全程录音记录。

  评审之后,9个专家根据自己评审意见最后对26个项目分别打分。专家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打分,没有引导,也没有其他任何因素的干预。最后根据9个专家的分数,作一个加权平均,得出一个平均数,最后我们根据这个分数选前十五名入围。

  记者:项目入围之后,还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得出最终的评选结果呢?

  马怀德:我们评审结束之后就公布在法治政府网上,然后同时起草一个新闻通稿,发给了媒体进行公示两个月。这两个月期间开通网站的留言板,社会公众对入围的15个项目有异议的,有不同意见的,甚至有补充意见的,都可以提出来,最后我们汇总相关意见,结合专家实地考察结果,向终评委员会报告。在年终时候要召开一个全国评选委员会,邀请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专家和领导一起来评选。这个评选的结果最后就确定五个当选、五个提名、五个被淘汰。

  评选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活动?它对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有什么样的意义?

  马怀德:我们举办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是推动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因为是从学术界、民间角度,截至目前还没有类似于这样的奖项,我们想让老百姓给政府打分,知识界或者专家学者和老百姓共同评价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成效。

  第二是最近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也进一步强调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应该确立一些典型,明确一些方向。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工作应该是政府来做的,但学术机构也义不容辞地应该做这件事。

  第三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能够让更多的行政机关领导同志,公务人员意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能够进一步增强信心,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这也符合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的精神。

  此外,我们通过评审发现有些项目,虽然是政府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并不太大的举措,但是很有实际意义。比如证监会的查审分离,虽然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听证制度,规定了一系列的处罚程序,但是能不能真正保证处罚的公正性还很难确定。现在证监会把查、审分离之后,进一步保证了处罚的公正性。又如,四川搞的线型式依法行政的指标体系,这实际在深圳、北京一些大城市都搞过,在县级城市还没搞过。依法行政的重点重心都在基层,只有基层严格依法行政了,整个制度才能发展,所以他们搞得也挺有价值。

  高度重视公众的评价

  记者:这个项目从启动至今天和您想象的是否吻合?遗憾之处在哪里?

  马怀德:是高度吻合的。但有一点我们不是特别满意、有点儿遗憾,那就是申报的单位太少,我们想象至少会有一百家以上的单位申报。

  例如,北京法制办搞了一个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挺有特色,同时又搞了一个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制度,这两个都入围了;广东省广州市法制办搞了一个信息公开,又搞了一个公众参与,这两个也都入围了,所以等于在入围的十五项里头有两个单位有两项,其他都是一个省一项或一个单位一项。

  记者:项目入围后的公示环节很重要,如果说专家评审认为这个项目确实不错,但老百姓留言认为政府在这个项目上造假,那么这个项目是否会被淘汰掉?

  马怀德:我们对类似项目的监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请专家去实地考察。去实地考察时,我们不会跟负责项目的单位或者其他人打招呼。在实地考察中,专家可以问老百姓,也可以问政府工作内部职员,以及考察项目的真实效果如何;另一方面就是接受网上和来信来电公众的评价,我们对公众的评价看得很重,为什么呢?因为法治政府的建立就是服务老百姓。老百姓不认同,那你这个做法的意义就不大。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