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赵作海成公民维权代理的辛酸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媒体评论:赵作海成公民维权代理的辛酸

2010年10月12日 08:18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背景新闻赵作海出狱后谋“转型” 免费替人维权申冤(图)

  坐了10多年冤狱的赵作海,被洗清冤屈后,如今成了“公民代理”,开始帮本地人打官司,免费替人维权伸冤。赵作海说,他“出名”后找他帮忙打官司的人很多,什么案件都有。第一次代理的是一个跨越了21年之久的案件,开庭审理时赵作海将出庭。(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一个被冤屈10多年的公民,不仅依靠法律洗清了冤屈,讨回了正义,如今还准备帮别人打官司维权,依靠自己在打官司中积累的知识和资源为更多人讨回正义——这种互相帮衬的接力维权,让人读来颇感温暖。也体现了一个冤案的洗清给人带来的法律曙光和维权自信,既然赵作海的冤屈都能被洗清,那别人也一样能。昔日的“犯人”,如今成为替人维权的公民代理,从中看到了法律的进步。

  然而细细品味“赵作海成公民代理”的新闻,除了温暖和进步外,还读出了底层人维权的艰难和辛酸,还有法律的尴尬。

  赵作海的冤屈被洗清后,为什么那么多人找赵作海代理官司维权?是赵作海经过官司后学到许多法律知识吗?不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可能会通过打官司学到一些法律常识,但那点儿皮毛,是不足以支持其代理官司的。是赵作海被洗清冤屈在当地产生了轰动效应,从而成为一个维权标杆吗?有一定道理,当地许多人从他身上看到了维权信心,把他当成了一个典型。但更重要的不是这些,人们更多看中的是:通过打这场官司,赵作海见了世面,认识了记者,很有影响力,人们期待能借用赵作海积累的这些资源从而打赢官司。

  对于这一点,赵作海非常清楚,当记者问别人找他代理官司是“看中他哪一点时”,他说:认识人比较多吧。我给省高院院长打过电话了。

  是啊,赵作海冤情昭雪后,危机公关中,当地许多官员都来向赵作海表示关怀。河南省高院院长向其认过错,判其入狱的法院领导带着现金向他鞠过躬,当地一把手亲自到监狱门口接其出狱,为了平息赵被冤屈10多年的怨愤,许多官员都承诺“会满足赵提出的要求”——这在当地人看来,赵作海能认识这么多官员,非常了不起。不仅有官员,赵作海也已经成为一个新闻人物,认识了许多媒体记者,其行为很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当地人找他代理官司,看中的正是他积累的这些资源,想借用他的这些资源打赢官司。比如,想依靠他给认识的领导打个电话,想依靠他引来媒体的关注。

  给省高院院长打过电话了——这是“公民代理”赵作海打官司的方法,也正是委托他打官司的人所期待的。可这是法治吗?这难道不是离法治十万八千里吗?说白了,这是找关系,而不是依赖法律的力量。可许多底层人,经历过多次维权失败后,他们相信“让赵作海给省高院院长打个电话”,相信赵作海引来的媒体围观会帮自己讨回公道。

  另一层让人辛酸的是,他们只能把赵作海这样的“名人”当作救命稻草,以最小的成本帮自己讨回公道。 -曹林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