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艾滋病毒携带者诉教育局就业歧视案开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中国首例艾滋病毒携带者诉教育局就业歧视案开审

2010年10月13日 17: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关注新闻事中新闻人,青年小吴。他是一位艾滋病毒感染者,而今天(13日)他成了我国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业歧视诉讼案的主人公。上午9时在安徽安庆迎江区法庭审理这起案件,但当庭没有审判结束。律师介绍,最迟一审结果将于11月底宣布。

  法律规定:不得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安徽安庆的应届毕业生小吴想当老师,却因为体检出“艾滋病检测呈阳性”被挡在安徽安庆教育局招录教师的门外。他认为,安庆市教育局的做法是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就业歧视。那么,法律能否为小吴的就业路带来保障呢?

  今天11时50分,将近3个小时的法庭审判结束,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小吴的代理律师之一安徽江淮律师事务所律师郑继能。郑律师说,在上午的庭审阶段,双方最主要的是有关两个方面进行辩论。一个安庆市教育局决绝录用小吴是否合法;一个是安庆教育局用公务员的标准来招用工作人员是否合法。

  律师郑继能: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这段文字于2007年8月被庄严地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然而,很多特殊人群在就业中还是遇到了重重阻力。

  当事者说:被告是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就业歧视

  安徽安庆的应届毕业生小吴就是其中的一位。小吴说,平时休闲时会上网、唱歌,看电影,就是普通青年中平常的一个。

  小吴:聚会,什么的,就和平常人一摸一样。我爱看大片,也知道《费城故事》,就是激励人去为权利而战斗。

  可是,就连小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部1993年风靡美国的电影会如此真实地映照他今天的生活。

  虽然同样是艾滋病患者为争取自己的就业权利而进行的抗争。但是,与《费城故事》不同的是,电影的主人公安德鲁走上法庭时,已经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是小吴却是孤身作战。

  记者:父母知道吗?

  小吴:不知道,怕他们担心。

  记者:有兄弟姐妹们?

  小吴:有,但是他们也不知道。

  记者:有女朋友吗?

  小吴:没有。

  记者:现在单位的人知道吗?

  小吴:他们都不知道。

  被拒绝录用后,经过向公益机构咨询,小吴说,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工作能力上与非感染者并无任何不同。他认为,安庆市教育局的做法是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就业歧视。

  站在被告席上的安徽省安庆市教育局最关心的,莫过于这场官司的谁胜谁负。安庆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教育局发布的《公开招聘公告》明确规定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经体检不合格取消本次聘用资格。

  中国版"费城故事"或成有关社会价值的一次审判

  那么,针对教育局和小吴的争论焦点:教育局作为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是否合法呢?法律专家、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说,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促进法》中有了明确的规范。

  岳屾山:法律有级层,如果冲突必须服从。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中第十八条规定“艾滋病,不合格”。法律专家岳屾山说,这不能与《就业促进法》向冲突,而且应该更加明确,避免发生误会。

  岳屾山:再者公务员体检要更加详尽……

  刚刚大学毕业却又被挡在就业门口之外的小吴,站在前途的十字路口上,因为艾滋病携带者的身份,他说对未来茫然失措。

  小吴:我想过考研,也想过考公务员,可是公务员更不行啊,体检更不合适,又要血上加霜……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到去年年底,我国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74万人。这74万人有可能已经或将要与小吴面临同样的命运。小吴说,希望通过自己的个案来为与自己同样命运的人搏一把。

  小吴:我觉得公务员体检录用标准要明确……

  专门为消除歧视的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总协调人于方强说,教师参照公务员的标准本身是不科学的。

  于方强:还有很多艾滋患者长期受歧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金英杰副教授说,要遵照法律法规消除对艾滋病人有关就业的歧视。

  此刻,对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出身的小吴,经历了4年大学教育,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站在讲台上,做一名教师。可是未来的审理结果,令他担心也充满期待。

  小吴:成败都有一半吧,如果失败,我都不知道怎么该怎么活了。而成功了,那就是我还回不回那个单位上班,我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样我的隐私就暴露了。

  小吴的代理律师郑继能说,小吴的案件不仅仅是有关法律问题的审判,同时也是有关社会价值的一次审判。(记者车丽)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