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网络造币”乱像丛生 存较大风险漏洞亟待规范

2010年11月15日 11:3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网络造币”:漏洞造就的魔术

  “这虚拟货币充了100万,现实账户中才进账1万,连个报警都没有,太不可思议了!”

  一位醉心网游的无业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种虚拟会员卡存在充值漏洞,便与好友疯狂申请账号,进行“网络造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一万余元借来的本钱,陡然变成了一百多万。

  上海市普陀区法院目前正在审理的这一案件,引发了社会对网络支付及第三方支付安全的关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此案暴露出传统预付卡在延伸网上交易时存在较大风险漏洞,亟待相关部门规范管理。

  2元变4元的充值“魔术”

  “80后”陈菁衎,高中文化,无业,网游高手。2009年10月28日,因自己账户中的Q币不足,他像往常一样,登录百联集团官网用虚拟会员卡为Q币充值。

  网上买Q币手续比较复杂,但对陈菁衎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先要用网银工具,将银行卡中的金额,转购成百联的会员积点;然后再用会员积点,购买等值的Q币。

  以往,充值金额与Q币数量会一一对应,充几块钱就得几个Q币。但那天,陈菁衎突然发现天上掉“馅饼”了。

  当他通过网银为百联网上虚拟会员卡充值积点时,两个充值确认页面同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他在一个页面点击确定付款成功后,另外一个页面也显示付款成功,原本应该充值2元的操作,转眼就变为了4元。

  花2元钱,却充值了4个百联积点(相当于4元)。一开始,陈菁衎自己都将信将疑,他一边尝试着继续充值看个究竟,一边反复检查百联的网站链接和自己的浏览器设置。终于明白是自己在浏览器上所做的特殊设置,影响了百联充值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兴奋的陈菁衎连忙将“特大发现”告诉了同住的好友邢晓炯。为了让邢晓炯相信自己“变钱”的能耐,陈菁衎又更改了浏览器设置,让充值确认页面出现得更多。

  邢晓炯也被陈菁衎在电脑上演示的结果震动,两人顿觉“暴富”的机会来了。“等咱赚了几千万元或者个把亿,就跑到国外远走高飞算了。”在上海市普陀区法院的庭审中,陈菁衎毫不讳言当初的心态。

  疯狂的“造币”

  “我们可以投入更多本钱,把事情做大。”陈菁衎和邢晓炯几经商量,策划出了一个自认“完美”的“投资”方案——先投入一定本金,利用网站漏洞赚取百联网上会员积点,再利用游戏币、电话卡等充值交易,将非法赚取的积点变卖,金额存入银行卡,最后到银行ATM机上设法提现。

  方案敲定,两人便向邢晓炯的表哥借了一万余元作为本钱。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还从网上购买他人的身份证来开设更多的银行账户。由于银行管理较为严格规范,两人买来的身份证并未能办理到银行卡。

  不过,大卖场联华的“OK卡”并不需要严格的身份审核,而联华积点卡金额又可转入实体OK卡,OK卡又有现成的“黄牛”持币待购,套现并不太难。在表哥等人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办理了多张联华OK会员卡。

  就这样,在短短数周内,两人分别利用充值漏洞、虚拟交易、会员卡变卖等方式,套取现金牟利。

  起诉书显示,从2009年10月28日起至11月21日期间,两人在百联网上申请了40余个虚拟账号,先后投入18000余元至各银行账户,作为充值本金,每次从200元到500元不等,先后40多次利用上述手段进行重复充值,造成百联集团损失达110余万元。

  随后,百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发现情况异常后,对相关会员卡内的余额80余万元进行了扣回和冻结。截至案发,其中的29万余元已被犯罪嫌疑人套现花用。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