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同时有4位未婚夫 33岁整容美女因诈骗受审

2010年11月17日 15:4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她是个整容美女,她游走于五个男人之间,

  她的网名叫“走丢的肋骨”,她上午因诈骗受审

  以“走丢的肋骨”为网名征婚

  任某从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大连一所中学当教师,然而平稳的生活让她厌倦。2001年,任某来到北京,先后当过翻译、记者、编辑,并在天通苑买了一套房,但她认为并没实现梦想。

  2007年,33岁的任某发觉自己已跻身于大龄女行列,便把希望寄托于找个如意郎君。

  之后,任某先后去过5次韩国,花费了20多万元整容。她在疯狂包装自己外表的同时,也在各个交友婚恋网站发帖,以“走丢的肋骨”、“清水百合”为网名进行征婚。

  自称硕士海归、家庭优越

  2009年初,任某通过在赶集网发征婚帖,结识了同样为“北漂族”的40岁单身男子程某。当年情人节,程某在九华山庄与化名为“林平”的任某见面。任某告诉他自己30岁,是新东方教外语的老师,北师大硕士,曾在加拿大留学,父亲在发改委工作,在北京有两套房。

  2009年4月,任某以买车为名先后向程某要走6万元。“有了车可以带上父母,让你也见见我的父母。”但任某以给母亲做手术为名称不想买车了。没有固定工作、在家炒股的程某先后把8万多元积蓄交给任某,一直幻想着和她结婚。

  同时和4位未婚男谈婚论嫁

  然而程某蒙在鼓里的是,任某还同时与另外4位男子保持着交往关系,其中还包括一位已婚男子。任某对此的解释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但她同时和其中4位男子谈婚论嫁,把他们都发展为“未婚夫”。

  河北男子崔某是和任某交往时间最长的,他于2006年与任某在水木清华网站认识,任某化名为“李凡”。2008年,任某和崔某建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但任某以工作忙为由经常不和他见面。2009年8月至10月,任某以治妇科病、读研究生等为由向崔某要走数万元。

  2009年3月,任某通过征婚网站结识了47岁的某国企公司职员何某。何某送给任某1条白金项链,还将自己的一辆福克斯汽车给任某用。

  2009年8月底,47岁的外贸公司职员王某通过世纪情缘网站认识了化名为“林平”的任某。任某曾以去韩国整容为由向他要走3万元。

  玩弄他人感情却称怕被玩弄

  但程某、崔某等人彼此之间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都以为自己是任某唯一的“未婚夫”。任某交代说:“我有点才气,学历也高,也付出了身体,他们完全信任我。”

  2009年六七月间,程某、崔某、何某等人几乎同时被任某告知“她怀孕了,孩子是他的”。但孩子是谁的,她实际也不清楚。任某分别带着不同的未婚夫去医院确诊,以此为由向这些未婚夫索要手术费、治疗费。

  任某在公安机关交代,向这些“未婚夫”要钱的目的“怕将来吃亏,只能编理由要钱”,“我怕男人玩弄感情的,想用这种方法来验证”。

  “未婚夫”互打电话发觉真相

  任某后来还与一外号为“猴哥”的已婚男人发展关系,她同时周旋于5位男人之间,也并非每天都高枕无忧。程某就因任某不履行结婚承诺,多次和她大吵大闹。

  2009年11月,任某谎称已赴日本工作,再也没有约见过程某。

  原本计划和任某2010年结婚的崔某,内心也充满怀疑,有一次突然造访任某住处,发现她和一个陌生男子在一起。任某称该男子是来看房的。崔某随后查看了任某的手机,发现很多暧昧的短信。

  2010年1月15日,崔某给程某打来电话,称在女友“李凡”的手机上看到了程某的电话,双方交谈后发觉都受骗了,遂一起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任某被抓时正与王某在一起,王某也被带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东城法院刑庭庭长狄启聘告诉记者,征婚感情诈骗有逐渐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我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任某在律师提问过程中流下了眼泪,哽咽着说。她说自己和何某是想结婚的,因为对方是一个很包容的男人。

  直至落网,任某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诈骗,坚持她“脚踏四只船”属道德问题,是感情纠纷。

  据警方介绍,界定感情诈骗和感情纠纷的区别是,如果嫌疑人同时与多个人交往并索要财物,便构成了诈骗的基本要素。 (记者王蔷)

  庭审现场 滔滔不绝为自己辩解

  初见任某,会被她精致的五官所吸引:挺直的鼻梁、深深的双眼皮、大大的眼睛、标准的瓜子脸,然而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都是任某先后5次去韩国、花费20多万元修饰出的结果,就像她以不同的名字同时周旋于四五个男子之间,一切都真真假假、虚实不清。

  上午9时30分,37岁的任某被带进法庭,脸庞圆润,身材比落网前有些发福,但说话还是柔声细语。

  “我在北京打拼10年有余,在出版社做过编辑,在广播电视报当过记者,案发前在一家文化公司当编著,月薪在1至2万左右。”当检察官问她收入是否稳定时,任某答:“我觉得稳定未必适合我。”

  在庭审中,任某表示认罪,只是对起诉书中提及的金额有异议,但她随后在回答公诉人问题时不停地为自己化名、借钱等行为辩解。

  “我从外地来北京,没有更好的方式,不得不求助于互联网。”

  “你能不能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检察官问。

  “我能,但先做个铺垫嘛……”任某回答时条理清晰,而且总是理由充足,当她的滔滔不绝被检察官打断后,就问:“您能听我说话吗?”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