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两名90后绑架“贫二代”勒索不成连捅25刀撕票

2010年12月03日 09:07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1日20时,太原武宿机场,夜色中一架飞机正缓缓降落在跑道上。等旅客都离开之后,六名便衣警察才押解着两名年轻男子走下悬梯。刚下飞机,早已等候在外的民警一拥而上,将两名嫌犯押上警车。8天前,太原市经济开发区路边发现一具无名男尸,身中25刀身亡。经过缜密侦查,警方揭开案件真相,远赴四川成都,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贫寒家庭接到勒索电话

  从11月15日深夜第一次接到电话之后,40多岁的临县人老李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电话是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打来的,他说老李的独生子小强在他们手里,赶紧准备10万元现金,不然小强就活不过今晚。

  老李家里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贫困,10万元对于这个以务农为生的人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以后的两天,对方陆续打来两次电话,发过一次短信,内容都是要钱。但老李坚持一定要听过儿子的声音,证明儿子没事才给钱。可每到这时候,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老李隐隐觉得,儿子可能出事了。

  之前小强一直在太原打工,老李赶来省城寻找,不论是朋友还是同事,谁都说不出他的行踪。11月19日,感到绝望的老李走进太原市公安局报案。

  一件背心确定死者身份

  11月23日,的哥老张来小店加气站加气。回去的时候,他拐到杨村一条小路上,准备抄近路回去。开到一半时,老张突然看到路边好像有人。他好奇下车看看,果真看到一名年轻人躺在路边。走近一看,老张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年轻人胸前血肉模糊,早已经没有了呼吸。跑回车里,惊慌的老张掏出手机向警方报了警。

  民警赶到现场,发现年轻人已经死亡多日。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他的身份更是无从知晓。但民警注意到一个细节,死者身上穿着一件背心,上面写着“太佳高速公路留念”,或许是个突破口。经过调查,太佳线是从太原到陕西佳县的一条高速公路,目前在建的只有方山段。随后,一场大规模的排查开始了。民警拿着死者的照片,来到工地附近村落挨家挨户走访。当他们来到一户村民家中时,有位中年女子一看到民警手中的照片,突然哭起来。

  原来,中年女子是老李的妹妹,她一眼便认出照片上的死者是侄子小强。

  两名嫌犯的平静与疯狂

  通过调查,警方很快锁定了事发前曾与小强在网上聊天的老乡刘凯。11月28日,民警赶赴成都,将已潜逃至此的刘凯与同伙段永波抓获。

  刘凯,今年19岁,段永波稍大一些,也只有20岁。民警告诉记者,两人都是十五六岁便出来打工,可四五年过去了,依然很难融入这个社会。他们似乎永远在抱怨,上班太累,而赚钱又太少。别人对他们的印象,只是两个不爱说话、做事拖沓、有些胆小的年轻人。可当他们开始谋划绑架犯罪时,却变得“胆大心细”。想到绑架需要工具、打车等各种花费,两人便努力工作,尽早赚钱。

  12月1日晚,民警连夜对他们进行了审讯。

  一场蓄谋已久的杀人案

  一切要从4个月前说起。今年8月,被骗到西安搞传销的刘凯,认识了和他一起受骗于此的内蒙古小伙段永波。眼看着好多天挣不到一分钱,两人悄悄骗过看守,逃了出来。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们成了朋友,从逃出来的那天起,两人便商量着如何赚钱,越快越好。什么来钱快?两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绑架。

  之后的3个月,两人便商量着如何作案。11月13日,目标终于出现了。刘凯在网上遇到了老乡小强,聊天中小强告诉他,父母要给他10万元,让他开一家卖手机的店。正是这句话,让刘凯和段永波将小强,当作了他们初次下手的对象。

  11月15日中午,他们约出小强,“热情”地说想跟他合伙,还可以帮忙选址。小强不疑有他,欣然赴约。晚上11时,他们三人吃过晚饭来到经济开发区杨村一条偏僻的小路,小强走在前面,突然听到身后的刘凯叫他。一回头,一把单刃刀已经捅进自己的胸部,小强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刘凯,竟然会挥刀相向。之后,段永波也抽出刀捅向小强。事后经过法医鉴定,小强身中25刀,其中4刀致命,分别位于心脏、肝部和肺部。绑架并不一定要撕票,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小强?刘凯语气淡漠,只是说了一句,“因为他认识我。”

  两人捅死小强之后,按照计划将他身上所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都拿走了,最后掏出他的手机,给他的父亲打去了第一个勒索电话。没想到的是,小强的父亲坚持要证明他的安全后才给钱。等了几天,双方僵持不下。17日,两人意识到很难从他手中要到钱,只好揣着从小强身上找到的100元钱,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们先到西安,之后又到成都,11天后落网。此时,刘凯和段永波已在成都找到了一份火锅店服务员的工作。稍有空闲,两人便流连于成都富人云集的住宅小区,试图跟踪那些高档汽车,寻找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本报记者 杨晶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