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家银行争推人民币产品 抢占市场扩大客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港多家银行争推人民币产品 抢占市场扩大客源

2010年07月12日 15: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香港商报报道,香港人民币业务近期有突破性发展,继合和基建推出人民币债券后,中信银行旗下中信银行国际(信银国际)近日也抢先发行人民币存款证。香港多位学者和业内人士近日分析指出,各银行争相推出的人民币产品根本“无肉食”,主要目的是为迎接人民币全面开放作准备,以抢夺更多客源。

  随着人民币迈向国际化,市场憧憬人民币10年后可自由兑换,香港银行正摩拳擦掌推出各类人仔产品,花旗更提供人民币定存息率达1.4厘,望以高息抢人民币存款,但市民更多选择的是北上存款,非在港作定存,因内地的人民币活期存款息率可高达1.98厘。

  直到上周中信银行旗下中信银行国际(信银国际)抢先发行人民币存款证,成为香港首家发行有关产品,但仅提供予机构投资者。

  经济专家关焯照指,存款证结构简单,现时银行仅提供予机构投资者,相信是想试试水温,日后或可逐渐推向零售层面,并指银行近日争相推出人民币产品,主要是想扩大客源。他说:“银行以这种薄利多销的手法,推出人民币产品,都是想先巩固客源,当银行吸客后,可作交叉销售,这样更无限扩大客源。”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经济学系教授雷鼎鸣指,银行现时推出的人民币产品,完全是“无肉食”,但相信银行是想先霸占市场占有率,并且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作准备。

  银行界承认以高息抢存款。工银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黄远辉指,所收集的人民币资金不回流到内地,银行发存款证应不会受到金管局限制,预期随着银行人民币业务量增加,有吸纳更多资金需要,以高息或发行存款证可有效吸纳人民币。保险业主攻储蓄类保单

  银行高息抢客,保险公司出招,推出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保单,主攻储蓄类保险产品。虽然外界认为,以人民币结算的保单较吸引,但保险界表示,从保险公司立场而言,人民币结算的保单不利于保险公司,因保险公司随时要承受汇兑风险,而且市场对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保单仍感兴趣。

  香港保险师公会会长麦永光指,若保险公司以人民币支付赔偿额时,意味着当人民币数十年升值后,保险公司最后支付的赔偿额则要增加,以保险公司保守的投资策略,相信不愿承担此汇兑的风险。

  事实上,香港客户对现时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保单,甚感兴趣。身兼友邦保险资深区域总监麦永光透露,该公司月前推出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保单,客户反应甚热烈,尤其是香港客户最感兴趣,相信是客户看准人民币升值的潜力,加上人民币储蓄保单提供的存款息率随时与内地相同,令客户可免除北上开户的烦恼,博取高息率。

  不过,麦永光透露,保险公司想买第一手的人民币债券却买不到,“现时各保险公司要推出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储蓄保单,须向其它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买入人民币债券,或向银行购入汇率掉期合约作对冲,这两个动作都有一定成本,当中向投行购买人民币债券的成本则较大。”

  在整个以港元结算的人民币保单的构成内,麦永光认为,若保险公司能够直接买到人民币债券,那成本或可降低,但由于人民币债券的供应不多,一推出就大部分被投行等金融机构抢购一空,令保险公司最终要以较高价格向投行购买人民币债券,因此他期望香港人民币债券的供应可陆续增加。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