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漫话:香港黄大仙祠 限制上香背后的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江漫话:香港黄大仙祠 限制上香背后的故事

2010年08月22日 2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8月22日电 题:香港黄大仙祠:限制上香背后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 陈建

  8月的香港,骄阳似火。驰名粤港澳的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香客川流不息。大门的告示赫然入目:香客上香仅限3注9支。

  俗话说,神争一炉香。平常时分,有几家寺庙宫观会嫌香火多?

  啬色园主席李耀辉解释:烧香只是一种心意的表达,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限制上香,一为环保,二为安全,游客上香多少,捐款多寡,我们一样高兴。

  “如果我们鼓励多上香就能多求福,岂不是说,神仙也是可以贿赂的吗?”李耀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中新社记者说。

  这只是香火鼎盛的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与众不同的规则之一。

  已经89年历史、每年迎接400万香客的香港黄大仙,一直奉行一个原则:普济劝善。由此形成了系列廉洁的规定。

  例如,黄大仙从不外出募捐;从不做幽科度亡的法事;从不做商业性行业,出卖符箓、骨灰位、神主牌等在不少宗教场所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啬色园的管理区域内,全部绝迹。

  李耀辉说,啬色园的管理层已经形成传统和铁规:只做普济劝善的事情,不得依靠黄大仙做生意赚钱。啬色园的收入全部来自善信的捐赠,以及多年积累的物业所得。所有收入涓滴归公,而行政开支则由孳息及会员捐献支付。

  为了廉洁奉公,啬色园还参照政府及现代公司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现代管理架构:吸收了300名会员,从中产生120名遴选委员,由此产生20名董事,最后产生董事会,实行严格的财政审核和廉政监管。“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据介绍,啬色园的会员入会需要交纳数万港元的会费,然后义务劳动,没有酬劳,连车马费都要自掏腰包。董事们来自各行各业,但经常要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啬色园义务劳动。

  一名董事说,不久前,他正在举办珠宝展览时接到一个电话,便要离开价值不菲的珠宝,赶回啬色园处理事务,并无一分钱报酬。

  李耀辉介绍,啬色园的账目还要每年接受政府部门的核查和监管,并向信众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保证信众的善款进入捐款箱后,就不可能进入私人的腰包。

  “我们有言在先,谁敢贪占一分钱,我就请谁去廉政公署‘喝咖啡’,”身为退休警官的李耀辉说。

  资料显示,从1987年到2007年,啬色园黄大仙的慈善捐款便超过3000万港元;目前还拥有投资兴建的40所教育、安老和医疗慈善单位,服务社会大众。

  89年来,香港啬色园至今未发现有会员贪污善款的行为。

  李耀辉认为,廉洁的传统和铁规,是啬色园黄大仙祠香火经久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耀辉透露,不久前,中国内地宗教事务部门还考察了解了啬色园的现代管理结构和廉政监管制度,并认为值得向内地慈善团体推介。(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