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在北京:民间体育开荒牛 京城逐梦二十春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人在北京:民间体育开荒牛 京城逐梦二十春秋

2010年10月25日 1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曾明强组织举办的活动渐趋国际化,不仅有港人加入,外籍人士亦踊跃报名。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旅居北京20余载的曾明强是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体育组组长、爱球网创始人。20年前,因看中内地体育培训与赛事组织的潜在机会,他只身赴北京发展民间体育事业。经历数年蛰伏,曾明强凭着对梦想的一份执着,终于等到全民健身意识逐步提高,并在奥运会契机带动下,连续成功组织举办“千人国际体育嘉年华”等大规模活动。目前,他正精心打造赛事品牌“国际体育联盟”。

  爱好打羽毛球的曾明强将体育视为“一直到老、终生不弃”的事业,但在20年前初到北京这个陌生城市尝试发展时,未曾料到这里会是他追寻人生梦想的落脚点。

  只身北上 万事开头难

  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强正忙于筹备国际羽毛球联盟赛事的千头万绪之中。一般体育赛事的必备元素:选择合适场地、选购器材、敲定参与团体人数及裁判、编排赛程计划、规划配套管理等,他需要逐一考虑落实。而筹备时间仅有两个月,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只是一句带过,“万事开头难嘛”。

  回首当年,曾明强感叹说,80年代末,初来乍到,真的是诸事不顺。当时,办事环节繁多,各部门效率也不高,加上内地与香港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制度差异,办理一件小事可能拖上几周甚至数月。他举例说,那时的出租车数量有限,都是以各个饭店为出发点,在其它地点叫车如同天方夜谭;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大多数饭店下午6点停止营业,自己工作加班,晚餐就免谈了;体育场馆也很有限,且开支费用比香港高。

  永不言弃 坚守体育精神

  他说,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民众那时还在为基本生活需求而奔波,群众意识也未与国际接轨,体育主要由国家层面统筹,民间体育事业乏人问津。在这样的大环境底下,曾明强全仗“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坚守下来。

  年年组织 体育嘉年华

  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北京不断举行大型体育赛事,曾明强的业务发展开始出现转机,并逐渐发展出一批长期发烧友。他认为,市场经济才是使其事业发展转入良性轨道的拐点。“市民在丰衣足食之后,转而重视健康,追求享受体育的乐趣,以球会友也就渐渐兴起。”而申办、举办奥运会等重要事件促成了曾明强事业走向高峰。“大型赛事时的特殊环境与气氛,加上政府的带动与推广,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思想,带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育。”

  曾明强说,他在中国香港商会创立体育组后,便开始组织一年一度的体育嘉年华活动。“2005年,我首次构思项目、担纲组织的嘉年华活动,仅有港澳办一家机构热情捧场;而活动发展至今年,参与支持的政府部门便有10余个。”他说,近年组织举办的“国际体育嘉年华”已有千余人参与,活动规模正逐渐扩大,参与人数与项目也逐年增多。记者还注意到,“中国香港商会2007体育日”的赛事奖牌榜中,周波、华建等名字均在列。

  筹备组织 京港足球队

  曾明强希望以自身能力出发,打造出更多活动平台,供民众沟通交流,促进身心健康。他说,运动能在康体健身之余,让人放松身心,忘却职场上的精神疲惫。曾明强已组建了由港人组成的北京香港羽毛球队、北京香港篮球队等,下一步将筹备成立国际羽毛球联盟与京港足球队。羽毛球联盟会考虑采用团体排名赛制,除了北京香港羽毛球队外,马来西亚、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等队伍也将陆续加入。他希望更多在京港人能以体育形式聚首,并选择喜欢的项目参与,享受体育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