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好转物价出现上涨 大米食用油涨逾一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澳门经济好转物价出现上涨 大米食用油涨逾一成
2009年12月28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随着澳门经济好转,沉寂已久的物价问题再次浮上水面。有超市业者表示,近期大米、食油及糖等基本日用品都有不同程度涨幅,前两者升幅有10%多,但相信不会出现去年“几日一个价”的情况。

  有学者表示,物价上升对弱势群体影响最大,因该群体收入低及缺乏财富累积途径,特区政府应加快扶持弱势群体上楼,协助资产增值,对抗物价压力。

  百货办馆业零售商会副会长叶绍文表示,近期部分日常用品批发价的确上调,不仅是个别泰国米,食用油都有不同升幅。如花生油,内地花生产量没有增加,全球需求上升,粟米油则因可改造成生物燃油,需求同样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内地要提高农民收入,生产商收购农作物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也上涨,食用油批发价已上升逾10%。另外,砂糖等糖类产品因今年内地甘蔗失收,也有一定升幅。

  不过,零售商一般有存货,如大米及食用品一般可供应一个月,故目前零售价暂无动静,倘新货到,个别产品有加价压力。此外,澳门间接与美元挂钩,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升值,澳门进口商品支付的汇率差价也在增加,未来也有机会反映在物价上。虽然物价有上升势头,但相信升势缓和,不会出现去年般“几日一个价”的恐慌情况。

  也有饮食业者表示,最近购买大米、食盐及糖等未见加价情况,但也没有回落势头。担心批发价上升,新春前要捱贵货;加价又怕影响生意,不加价又难以维本。

  有学者表示,物价上升对弱势群体影响最大,拉开贫富差距。虽然今年中统计局公布住户收支调查显示,代表贫富悬殊的坚尼系数由5年前的0.44下降低0.38(1为最大值),降低0.06。扣除政府福利转移,坚尼系数为0.4,但仍有社工反映弱势群体生活每况愈下。

  无疑,数据反映的是整体现象,如财富累积基础较好或投身博彩业的居民,收人增加,也有较多金钱投资令资产增值,足够抵御通胀。但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较小,财富累积速度慢,甚至没有“闲钱”投资,资产不断被通胀蚕食,造成“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特区政府应该创设公平机制,扶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如加快公屋上楼程序,当低收入家庭拥有固定物业后,再透过教育提升财富管理意识,加快弱势群体资产累积。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