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建局一年半内推千七楼盘 强调不低于市价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市建局一年半内推千七楼盘 强调不低于市价售
2010年01月08日 0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8日电 香港楼市重拾升轨,令市民置业时倍感因难,有份协助调节香港楼宇供应的市建局表示,未来一年半所推出的新楼盘,将有逾半是六百呎以下的中、小型单位,局方相信市民有力购买,但强调不能以低于市价出售单位。不过,随着经济好转,个别市建局重建项目的收购年期被拖长半年至一年不等,加添重建风险。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继早前先后为利东街项目、观塘重建第一期和医局街项目招标,合共提供一百五十万方呎楼面面积后,市建局已接近完成收购余乐里和福全街项目,并已就六个项目向港府申请引用土地收回条例,收购余下业权。市建局亦准备于今年内推出西环第一、二街项目(即缙城峰)和皇后大道东项目,合共提供逾五百个单位。

  对于舆论指香港目前中、小型单位供应不足,市建局行政总监罗义坤昨表示,局方在未来十二至十八个月推出的一七千百个单位,超过一半的单位面积都在六百呎以下。

  他强调:“新盘单位呎价每次都与发展商详细商讨后,根据市价厘定,认为不应降低单位的售价协助市民置业。”

  他又认为,近年落成的楼宇质量较好,即使七年楼龄的楼守,楼价得以保持,甚至与新楼差距不大,变相令获得赔偿的重建户,有能力购买接近簇新的住宅单位,改善生活环境。

  罗义坤在回顾市建局近年发展时形容,目前财政状况非常稳健,并直言有赖楼市近年的升浪,让局方有较多资源推展风险较大或财政不可行项目;他表示,未来一至两年仍处于收购高峰期,随着社会环境改变,加上经济向好,个别项目的收购年期已由过去的三年,增到三年半至四年,担心市场环境一旦逆转,增加重建风险。

  市区重建策略即将在今年初完成检讨,虽然社会近年有意见认为市区重建应以复修为主,但罗义坤认为,香港不少楼宇属“石屎楼”,重建需求一直存在;又不担心市建局面对财政压力,相信会有足够办法筹集所需资金,暂时未有打算再发债券。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