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保济丸”事件敲响香港中药监管警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综述:“保济丸”事件敲响香港中药监管警号
2010年03月31日 0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3月30日电 题:“保济丸”事件敲响香港中药监管警号

  中新社记者 梁今

  有百年历史的香港老字号中药“保济丸”,近日被揭发隐瞒药中含致癌禁药,在引发民众退货潮的同时,也敲响了香港中药监管的警号。

  香港卫生署3月24日晚宣布,要求全面回收2种包装的“保济丸”,原因是轻便装的“保济丸”在新加坡被发现含有禁药“酚酞”及“西布曲明”,最严重可能会致癌。卫生署的调查同时发现,药厂在较早前已发现问题“保济丸”而自行回收,但无通知当局。

  不过,香港监管中成药法例目前仍未全面实施,药厂自行回收中成药不向卫生署汇报,只属不按“执业指引”办事,不属违规。

  但香港卫生署副署长谭丽芬表示,虽然《中成药条例》仍未生效,但今次“保济丸”被验出含两种禁用西药成分,已违反《药剂及毒药条例》,加上发现问题后没有通报当局,已违反中成药制造商发牌条件。她说,署方正考虑采取法律行动,最高处罚会被吊销牌照。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副会长崔俊明表示,事件反映香港中成药监管漏洞百出,“为什么新加坡验到有事,香港这么迟才知道?”他建议当局引入国际标准,规管中成药生产。

  崔俊明估计,今次事件可能是原材料受污染,又指香港西药都必须取得GMP认证,即优良制造标准,但对中成药却未采取同样标准,缺乏监管。

  据香港媒体指,香港领牌的中药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2000年1月3日前已经在港营业者,不论水平质素,也可申请“过渡证明书”继续运作至当局叫停,现有343间,其间可申请中药厂牌照;另一类是已获批正式牌照的“持牌中成药厂”,有151间,但当中只7间获发GMP证书表明质量达规范,生产“保济丸”的“李众胜堂”亦未有此资格。

  香港卫生署署长林秉恩承认,中药GMP并非法定要求,但署方稍后会全面巡视全港中药厂:“下一步工作,是逐间逐间去查,查到如果可以改善的,我们会要求改善;查到不能改善的,与我们的要求有距离的话,可能要他们结业。”香港浸会大学中药研究所指出,若香港中药厂要全面提升至符合GMP水平,估计有七八成将会倒闭,这可能是香港全面监管中药厂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虽然如此,香港浸会大学中医院已跨出第一步,率先成立香港首间中药检定中心,据称可测试中成药是否含有重金属、残余农药等,若通过测试可获该中心颁发认证。

  浸大中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方宏勋说,希望建立一套获国际认可的优质认证标准,推动香港中成药的发展,但承认难以一步到位,不是每种抽检的中药都会测试有否含西药,因为成本太贵。(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