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香港故事】手托木偶粤剧传人:百年经典传唱粤港共鸣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8日 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场声】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传承人 陈锦涛

  其实花旦你要走出花旦的步伐,这个花旦的水袖就很重要的,一上一下,同人戏其实是一样的动作。

  【解说】步态袅袅、水袖翻飞,正在演示木偶剧的师傅叫陈锦涛,是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传承人。1983年,他成立了“香港华山传统木偶粤剧团”,为打醮、庙宇开光等传统活动上演手托木偶粤剧。与真人演出的粤剧不同,木偶剧演员需站在一米多高的幕布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只见木偶不见演员,只有依靠演出者双手与步法的巧妙配合,才能将台上人偶诠释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现场声】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传承人 陈锦涛

  做木偶你的步伐就控制到木偶的样子出来,是女人就走出女人的样子。这个就要大动作,威武的样子。其实(木偶的)头都要控制它动起来,如果你就这样直着走,就控制不到它的头就不行。这两支竹子叫“手机”,“手机”就是控制这对手的。一只手控制两支棍子,另一只手就抓住(木偶的)脖子。

  【解说】广东手托木偶戏是古老的戏种之一,曾风靡于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地,沿海地区居民相信木偶戏能驱邪,更希望通过寓意吉祥的剧目,祈愿一方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上世纪20年代,香港有多个手托木偶戏班。二战后,木偶戏班大都结业,至1949年后才开始出现“升平乐”、“胜利年”等戏班。陈锦涛介绍,早期木偶戏与粤剧关系密切,也正因如此,粤伶们将木偶班称作“师傅班”,两者的演出剧目、科介、行当及音乐大致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木偶戏讲究吹、打、弹、唱、做、撰的六大招式。

  【同期】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传承人 陈锦涛

  “吹”就是用唢呐,或者喉管,横箫直箫,这些叫做“吹”。“打”就是掌板、锣钗、扎竹,叫做“打”。“弹”就是扬琴叫做“弹”,“唱”就是演唱。刚才那出戏《一把存忠剑》就是我唱的了,这个男主角。我们木偶还有一样“做”,就举着它“做”(表演)。“撰”就是撰写。意思就是你撰曲,或者撰文,文章写出来都谓之“撰”。

  【解说】从业半个多世纪,陈锦涛已是行内老手,曾教授徒弟无数,然而谈及自己的入行契机,却是源于一次儿时“偷师”的经历。

  【同期】广东手托木偶粤剧传承人 陈锦涛

  那时候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十岁八岁,专门搭车去广州文化公园去看木偶演出。你不认识他,怎么向他学东西呢,只能“偷”了,偷师了,其实我这一辈子都没有拜过师傅。全部都是偷回来的。比如它的音乐、次序是怎么样的,过程是怎么样的,锣钗怎么打,我都全部入脑,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录音机的,那个时候全都都是靠记忆的,所以是非常辛苦才能学到东西,但是(正因为)这么辛苦学来的东西,所以就永远刻在脑子里了。

  【解说】如今,已年过七旬的陈锦涛依然精神矍铄,坚持带领剧团到各地演出,偶尔也现身文化推广活动。数十年前,他从广东中山来港定居,将这项非遗技艺再次带到香江之畔。现时他也乐见传统文化在粤港之间交流互鉴、赓续传承,希望用木偶粤剧传唱出两地人的情感共鸣。

  记者 范思忆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王珊珊】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