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谨慎评论东海油气田谈判 中日交涉或遇困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日媒谨慎评论东海油气田谈判 中日交涉或遇困难

2010年07月28日 09:2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7月2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日两国27日首次就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开始了缔结条约的谈判。这个被日本首相菅直人视为“战略互惠关系的象征”的问题,引起日本媒体高度关注。与此前袒露“期待感”不同,对话正式开始后,日本媒体却变得谨慎起来。他们认为,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有中国专家2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让这场对话困难重重的,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国内仍有人不能正视“春晓”(日本称“白桦”)油气田是中国主权这一事实。但能坐下来谈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据日本共同社27日报道,出席此次谈判的日方代表是日本外务省亚太局长斋木昭隆,中方代表是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宁赋魁。当天上午,双方在日本外务省彼此交换了意见,在2008年6月达成的协议基础上,探讨“春晓”油气田的日方出资比例,以及双方共同开发“龙井”油气田(日本称“翌桧”)的办法。

  据长期从事海权问题研究的刘中民教授向《环球时报》介绍,中日2008年就东海油气田开发达成共识,划出了一块2600多平方公里的共同开发区。据日本媒体事后披露,协议内容包括:双方承诺以对等的条件联合开发“龙井”油气田附近的海域;日本将向中国单独开发的“春晓”油气田出资,按照比例分配权益等。在开发“春晓”油气田的权益分配上,日本前首相鸠山认为,“主张五五分成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承认和接受中方出资比例占5成以上。但这一方针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等部分人反对,他们主张要和中国享有对等的权益。这也导致这一议题一度搁置。今年5月,中国领导人在访日时与日本领导人就尽快启动缔结条约的谈判达成共识,才让双方第一次有机会就缔结条约进行对话。

  对于这次对话,日本媒体投入了很高的关注热情。早在20日刚一传出中日将就缔结条约进行首次对话的消息时,这一新闻就立即登上了日本各大媒体的版面,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充满了对这一议题的“期待感”。 日本《朝日新闻》曾发表社论称,“中日之间最大的‘悬案’———东海油气田问题超越诸多障碍,终于走到缔结条约的‘大道’上”,对于中国的积极行动表示热烈欢迎。

  但当27日的对话正式开始时,日本媒体的调子似乎一下子变得谨慎起来,大多数媒体认为这会是“一场艰难的谈判”。日本《每日新闻》27日称,现在距中日2008年就共同开发达成共识已有两年,虽然终于还是进入具体讨论,但事关海洋资源分配这一国家利益的课题,预计交涉会有重重困难。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官员的话说,有关出资比例、利益分配等问题预计将难以协调,会谈不会草草了事,将会是一场“持久战”。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则重提旧事,称当时搁置这一议题就是因为中国国内出现了“对日本政府过于让步”的批评声音,再加上中国海军一直对日本在油气田附近海域的监视活动进行“恐吓”。现在虽然对话开始,但仍然会举步维艰。日本NHK电视台提醒称,中国以何种姿态对待27日的首次交涉,是日本需要首先搞清楚的。日本需要关注中方的举措,然后推进对话,争取早日(和中国)缔结条约。

  对于日本的这种谨慎态度,刘中民分析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国内仍然有不少人力争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造成事实上日方所主张的“中间线”原则。他说,日本有些人总是混淆一个问题,就是日本企业以合资的方式参与到“春晓”油气田开发,就是“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但其实这有本质区别。“春晓”油气田不存在主权争议问题,所以根本谈不上“搁置争议”。如果这个分歧不解决,双方的谈判就会很困难。刘中民提醒,中方需要注意,在有关中日利益分配问题上,不能被动地被所谓的“中间线”牵着走。

  日本JJ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虽然也认为这次谈判难以有实质性进展,就出资比例、利益分配等问题很难短期达成一致意见,但他表示,这次会谈可以达成气氛上的共识。对亚洲人来说,气氛很重要。双方能明确地就此事坐下来磋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本报记者 杨婷婷)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湘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