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资源战略要地 加拿大再掀北极之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争抢资源战略要地 加拿大再掀北极之争?

2010年08月28日 07: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加拿大总理哈珀当地时间8月24日抵达加拿大最北部的居民区--努纳武特地区的雷索卢特,检阅参加代号为“北极熊10”军演的加拿大官兵。中新社发 加分 摄  

  多次宣示北极主权

  8月23日,加拿大总理哈珀离开渥太华,开始了对北极地区为期5天的巡游。在北极之旅的首站,哈珀表示,加北方战略中最优先考虑的是保卫北极主权。24日,哈珀抵达努纳武特地区的雷索卢特,检阅参加“纳努克行动”军演的官兵。自2006年哈珀上任以来,其北极之旅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宣示加拿大主权之旅。

  视察“纳努克行动”军演,是哈珀此次北极之旅的一项重要行程。而这一军演只是加近年来在北极地区频繁军演的延续。早在2003年,加政府就耗资490万美元在北极地区进行了一场军演,拉开了加在“冰雪世界”军演的序幕。此后,2004年“独角鲸”军演、2007年起每年一次的“纳努克行动”,以及2009年名为“北极主权”的防潜演习,都昭示着加拿大对北极地区的勃勃雄心。

  在环北冰洋各国中,加拿大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对北极主权要求的国家。一直以来,加都视北冰洋为“自家后院”。随着北极地区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的日益凸显,加不断强调其在该地区的主权和军事存在。尤其是在2007年俄“插旗”事件之后,加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加北极主权的措施,其中包括修建军事训练中心,兴建深水港,购买和建造新的巡逻舰艇,在“西北航道”的经停站设立世界级北极研究站等等。

  近日,加总理哈珀在北极之旅中表示,加将继续增加国防投入,用最新装备武装军队,包括在2014年至2015年发射三颗遥感卫星,为军队提供高精度实时图像,以便于对北极地区的控制。由此,不难看出加争夺北极地区主导权的决心。

  争抢资源战略要地

  加拿大已有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何不惜花费大量资金与资源以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

  首先,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据测算,北极地区拥有世界煤炭资源的9%,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未开发油气资源的25%。随着世界能源的日渐紧缺,北极地区所蕴藏能源的重要性将逐渐凸显。另外,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金刚石、金、铀等矿藏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面对这么大的一个“聚宝盆”,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当然不舍得轻易放弃。

  其次是战略地位。目前世界上主要大国和军事强国都在北半球,北极圈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最短距离,因而这里便成了地球上最安全、最理想的水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此外,北极地区的极地地貌具备隐藏核潜艇的天然条件,这对周边各国国防也是一大威胁。

  随着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层融化,横穿加拿大北极群岛、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即著名的“西北航道”,每年将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通航,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通道。有了这条航道,从欧洲开往亚洲的船只将不必绕道巴拿马运河,航程大大缩短,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大大减少。据估计,北冰洋航线的启用,可使全球航运业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

  面对争议寻求出路

  在加拿大对北极地区望眼欲穿之时,北极圈周围国家也在虎视眈眈。俄罗斯、美国、丹麦等国挟其地理优势,纷纷提出对北极的主权要求。此外,拥有北极领土的冰岛、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一起在2009年2月召开北冰洋安全机制会议,加入了对北极的角逐。各国文攻武备,逐鹿北极。近年来,围绕北极地区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北极圈内,加拿大与俄罗斯、美国和丹麦三国有着领土争议,其中和俄罗斯的矛盾最为尖锐。就在8月24日,加空军战斗机在北极上空拦截了两架接近加领空的俄“熊式”轰炸机。目前,加俄两国这种军事对峙似乎已成常态。而加拿大与丹麦就汉斯岛主权的纠纷已经持续20多年。加拿大与美国的矛盾,则主要表现在“西北航道”的归属问题上。美认为“西北航道”属开放水域的国际航道,而非加所宣称的内海航路。这意味着,外国船只有权航行通过,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2008年5月,北冰洋五大沿岸国家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在格陵兰岛召开部长级会议。会议通过的宣言明确提出依靠现有的国际法主要是海洋法来解决北极纠纷。

  加拿大原住民及北极圈事务司司长尼克·谢诺斯指出,虽然有领土、领海及大陆架等争议,但加拿大与美国、丹麦正在心平气和地、“可控制地”谈判着,不可能发展成什么冲突。而且,北极周边8国之间在此类问题上也是如此。

  专家认为,尽管国家实力仍占据重要地位,解决北极争端最佳的选择是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最可能的归宿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下探索解决之道。

(辛 义 马晓媛)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