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陆战队何去何从(图)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国海军陆战队何去何从(图) (2)

2010年09月07日 11:09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可产生新理念新行动

  《概念》共有7章和1个附录,总共165页。该文件重点阐述了“任务指挥”“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增强型作战能力”“接触”“危机反应”“力量投送”“应对非对称威胁”等内容。其核心内容包括:

  继续提供两大核心能力 海军陆战队将继续提供“确保近海进入”和“赢得‘小规模战争’”两大核心能力。前者主要通过采取军事接触、危机反应和力量投送等三种形式,从而在和平、危机或战争期间确保海上进入。后者则根据每次任务的性质,综合采用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实施全方位的“小规模战争”。

  采用任务指挥 任务指挥是一种指挥方式,是对海军陆战队机动战理论的继承和支持。它强调将决策权下放给下级领导层,倡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适度的冒险以创造战机,并能够强化自身的凝聚力。

  增强空地特遣部队的作战能力 作为海军陆战队基本的作战编组形式,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是由地面力量、空中力量和后勤支援力量组成的诸兵种合成部队。未来,空地特遣部队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使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更加轻便/小型化,增强指挥分队的能力,增强地面战斗分队的能力,增强空中战斗分队的作战能力,增强后勤战斗分队的作战能力等。

  组建“陆战队空地特遣特种部队” 每支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将组建一支“陆战队空地特遣特种部队”,即“安全合作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执行安全合作任务,该部队由各地理区域作战司令官抽派人员组成,人数不超过500人。

  与美军此前发布的文件不同,《概念》没有提出全新的作战概念和理论。但是,该文件指出,在全新的背景下,这些概念也能引发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带来富有创见性的行动。而且,与2007年发布《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和之前的《2010海军作战概念》相比,该文件专门探讨了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概念,分析了海军陆战队的机构重整、装备发展、能力拓展、战术调整等内容,其可操作性更强,指导意义更大。

  在美军中地位将提升

  《概念》探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明确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了海军陆战队的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其必然会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发展以及未来全球海上安全形势的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在美国军事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提升 多年来,海军陆战队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美国应对各种危机的首选力量。由于海军陆战队的跨领域特点,使其对变化的作战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是其他军种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海军陆战队仍将继续提供“确保近海进入”和“赢得‘小规模战争’”两大核心能力。最近,美国“空海一体战”理论的提出,又为海军陆战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地位和作用必将得到提升。

  建设目标和未来发展将更加明确 在能力发展上,海军陆战队将更多地采取任务指挥,提供指挥与控制能力;增强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作战能力等。在机构重组和兵力调整方面,海军陆战队已经或即将建立安全合作教育与训练中心、高级军事行动与文化研究中心、非对称作战中心等机构,进一步提高海军陆战队的“接触”能力。在装备发展方面,改进舰船的防御能力,提高连接器的作用距离、速度和灵活性,改进水雷对抗措施,开发高度灵敏的反击火力,联合海军共同开发互操作系统等。

  将进一步加大全球合作与影响扩大的力度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利益的海洋大国,美国必须能够通过海洋投送影响力和军事力量,扩大控制范围。因此,一方面,海军陆战队通过重视和加强“合作”来扩大影响。海军陆战队将与盟国、伙伴国以及其他致力于构建安全合作能力的国家展开有效合作,实现协同行动。而且,海军陆战队还应创造机会选派人员参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相关活动,包括与学术界、多国合作组织或其他非政府组织建立长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美国海军陆战队还通过投送“软实力”来扩大影响。该文件强调,“‘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选择方案应具有同等的优先权”。海军陆战队可根据环境的需要选择投送“软实力”和“硬实力”,从而有利于防止战争、保护国家利益和确保海上进入。

  由此看来,对海军陆战队的“何去何从”,美国早已打好了算盘,我们尽可静观其变。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昆】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